[实用新型]一种惯性测量减震装置及飞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38505.8 | 申请日: | 2017-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70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4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智;靳洪胜;陈星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21/16 | 分类号: | G01C21/16;B64D47/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44298 | 代理人: | 章小燕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惯性 测量 减震 装置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善惯性测量单元(IMU)相关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种惯性测量减震装置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惯性测量单元IMU(Inertial measurementunit)属于捷联式惯导,一般包括两个加速度传感器与三个速度传感器(陀螺),加速度传感器用来感受飞机相对于地垂线的加速度分量,速度传感器用来感受飞机的角度信息。
IMU大多用在需要进行运动控制的设备,如汽车和机器人上,也被用在需要用姿态进行精密位移推算的场合,如潜艇、飞机、导弹和航天器的惯性导航设备等。
由于IMU都是安装在运动着的设备上,因此其安装处的减震效果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惯性测量减震装置,旨在为IMU减震,提高测量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惯性测量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惯性测量电路板,其上设有多个传感器;
绝缘片,位于所述惯性测量电路板的下方;
配重金属板,位于所述绝缘片的下方;
减震海绵,位于所述配重金属板的下方;
上盖与下盖,所述上盖与下盖扣合形成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惯性测量电路板、所述绝缘片、所述配重金属板和所述减震海绵。
可选地,所述配重金属板的边缘设有挡边,所述挡边突出于所述配重金属板的上表面及下表面。
可选地,所述绝缘片位于所述挡边与所述配重金属板的上表面围成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减震海绵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挡边与所述配重金属板的下表面围成空间内。
可选地,所述惯性测量电路板上设有第一固定通孔;所述绝缘片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固定通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通孔;所述配重金属板设有与所述第二固定通孔相对应的第三固定通孔。
可选地,所述惯性测量电路板上设有两套加速度传感器及两套三轴角速度传感器。
可选地,所述配重金属板由铜制成。
可选地,所述上盖的至少一个侧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下盖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凹槽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用于在所述上盖与下盖扣合后形成视窗。
可选地,所述上盖的侧壁设有相下延伸的弹板,所述弹板上设有扣合通孔;所述下盖的侧壁设有与所述扣合通孔相匹配的扣合凸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主体,所述机身主体安装有能相对于其转动以便于收起的右前机臂组件、左前机臂组件、右后机臂组件和左后机臂组件,所述机身主体内部设有中框,所述中框内部收纳电池组件,所述中框外部设有电源转接板、第一PCB板、第二PCB板以及上述任一项所述惯性测量减震装置,所述电源转接板与所述电池组件相连。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惯性测量减震装置及飞行器,结构简单,减震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惯性测量减震装置的组装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惯性测量减震装置的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如图1所示的惯性测量减震装置安装在飞行器的中框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惯性测量减震装置,包括上盖50与下盖60以及位于上盖50与下盖60之间的惯性测量电路板10、绝缘片20、配重金属板30和减震海绵40。
其中,惯性测量电路板10上设有多个传感器12;本实施例中惯性测量电路板上设有两套加速度传感器及两套三轴角速度传感器。一般地,一套加速度传感器包含了三个单轴的加速度计,一套三轴角速度传感器包括三个单轴的陀螺;加速度计检测物体在载体坐标系统独立三轴的加速度信号,陀螺检测载体相对于导航坐标系的角速度信号,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度和加速度,并以此解算出物体的姿态。所述惯性测量电路板10还设有输出端,所述输出端通过排线与飞行器控制单元连接。
绝缘片20位于惯性测量电路板10的下方;绝缘片20可以以涂层的形式直接形成在惯性测量电路板10的下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3850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算法多传感器融合的航姿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惯性测量装置及无人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