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STM32的新型安全强化版无人机飞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69513.9 | 申请日: | 2017-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0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袁瑞阳;赵星伦;刘宇寒;王仁军;汪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G05D1/10;G05D1/08;H02H11/00;F16F1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4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stm32 新型 安全 强化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控制领域,涉及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安全强化版无人机飞控。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无人机技术的热爱,无人机渐渐走入人民百姓的视野,但是随之而来的,无人机的安全问题也逐渐为大众所讨论。
近三年来,无人机的市场规模爆发式增长,据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简称AOPA)的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无人机数量达到了10万架以上。事实上,AOPA的数据还非常保守,因为仅大疆科技创新有限公司一家,从2013年至今在天猫的总销量就超过了7万架。但无人机的炸机事件频发,给无人机操作者及无人机厂商带来了极大的损失,许多人因此对无人机望而却步,同时无人机的炸机也对公共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
无人机是一项电子科技,软硬件结合的新兴技术,无论是硬件还有软件,一旦有一项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无人机危险的发生。本实用新型就是立足硬件,将控制,减震方面大大强化,能够保证无人机硬件不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无人机飞行不稳定导致的数据读取失误问题,仅从硬件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STM32的新型安全强化版无人机飞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源模块、姿态检测模块、主控模块、无线模块、下载模块;电源模块为主控模块供电,姿态检测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下载模块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主控模块的两个信号输入端相连,主控模块的信号输出端与电子调速器的信号输入端相连,主控模块的信号端与无线模块的信号端相连;
所述的姿态检测模块包括气压计、陀螺仪、加速度计、罗盘,用于获取无人机飞行过程中的各项参数,经过硬件电路的处理之后发送到主控模块;具体包括芯片U1-U3、端子P1、电容C1-C2、C4-C9、电阻R1-R4;芯片U2的1脚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后接地,3脚接VCC,6脚与芯片U1的16脚、芯片U3的7脚连接,7脚与芯片U1的1脚、芯片U3的8脚连接,8脚与电容C8的一端连接后接VCC,9脚与电容C9的一端、11脚、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连接后接地,10脚与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12脚与端子P1的3脚、电阻R4的一端连接,13脚与电容C4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连接后接VCC,15脚与17脚、18脚连接后接地;20脚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23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后接端子P1的4脚,24脚与电阻R3的一端、端子P1的5脚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接VCC,电容C1的另一端接地;芯片U1的2脚接VCC,8脚与电容C3的一端连接,9脚与电容C2的一端、11脚连接后接地,10脚与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12脚与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13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后接VCC,15脚与电阻R1的另一端、端子P1的2脚连接;芯片U3的1脚与电容C6的一端、电容C7的一端、2脚连接后接VCC,3脚与电容C6的另一端、电容C7的另一端、4脚连接后接地,5脚接地。芯片U1的型号为MHC5883,芯片U2的型号为MPU6050,芯片U3的型号为MS5611。
进一步地,姿态传感模块置于主控模块的正上方,并采用塑料柱进行架空;
更进一步地,姿态传感模块与塑料柱间设有减震棉,将飞行过程中的抖动大幅消减,使得姿态传感模块所采集的数据更为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6951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自动光控树脂镜片浇注机
- 下一篇:一种汽车中锁支架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