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型船艏的阻拦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77110.9 | 申请日: | 2017-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37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7 |
发明(设计)人: | 王远奎;朱从刚;黄杰;邓科树;刘强;王兴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46 | 分类号: | B63B3/46;E02C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4080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圆钢管 阻拦槽 船型 船艏 船艏外板 加强筋 装置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 船舶 焊接连接 航行性能 航行阻力 两端开口 内部焊接 内部设置 影响船舶 装置设计 左右对称 体积小 保证 封板 焊接 垂直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型船艏的阻拦槽装置,包括多个半圆钢管;所述半圆钢管左右对称焊接在船艏外板上,相邻两个半圆钢管之间形成阻拦槽,半圆钢管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半圆钢管的两端开口处均焊接连接有封板,半圆钢管的内部焊接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均与船艏外板垂直。该船型船艏的阻拦槽装置设计合理,质量轻,体积小,基本不影响船舶的载货量,且保证了原船舶的外形;该阻拦槽装置制造成本较低,施工简单,可基本保证艏部线型,对航行阻力的影响较小,保证了船舶的航行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峡升船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船型船艏的阻拦槽装置。
背景技术
三峡升船机是三峡水利枢纽的永久通航设施之一,2016年9月18日“长江三峡9号”顺利通过三峡升船机,标志着历时6年半建成的三峡升船机进入试通航阶段。
船舶进入升船机承船厢后,由于惯性作用其很难迅速停止运动。承船厢空间狭小,进入承船厢的船舶很难保证准确停船不撞到承船厢厢壁。因此,三峡升船机承船厢在设计时两端均设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由防撞钢索和两端的液压缓冲装置组成,目的是使船舶进入承船厢后通过防撞钢索及液压缓冲装置,缓减船舶前进的速度和前进的距离,并能够顺利停下而不至于碰撞到两端的承船厢门。防撞装置需要满足以下要求:一、钢丝绳不可以承受向上的力;二、船艏伸出钢丝绳的距离不能大于3.5m。为了使承船厢的防撞装置充分发挥效用,必须对通过升船机的船舶进行改建。
目前长江上船舶的船艏形状基本上都可以归为三种,即垂直艏、斜形艏和球鼻艏。由于垂直艏的首部线型在不同吃水下只要首尾纵倾不大,艏柱与水面基本可以保持垂直,所以防撞钢索在不同吃水时均能很好的起到阻拦作用。而对于球鼻艏船舶,当球鼻艏接触到防撞钢索时,球鼻艏会将防撞钢索顶起,钢丝绳承受向上的力而使得防撞钢索失效;对斜形艏船舶(艏柱与基线的夹角小于45°),由于船舶行驶的惯性作用,防撞钢索会沿着船艏向下滑动而增大停船的行程,从而使得船艏超过防撞安全距离3.5m。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防撞钢索滑动,保证防撞钢索起到有效的阻拦作用来保证船舶的前移距离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型船艏的阻拦槽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型船艏的阻拦槽装置,包括多个半圆钢管;所述半圆钢管左右对称焊接在船艏外板上,相邻两个半圆钢管之间形成阻拦槽,半圆钢管的内部设置有空腔,半圆钢管的两端开口处均焊接连接有封板,半圆钢管的内部焊接连接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长度方向均与船艏外板垂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筋设有三个,半圆钢管的中部即船艏外板正前方设有加强筋,船艏外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圆钢管通过复板焊接在船艏外板上,半圆钢管焊接在复板上,复板焊接在船艏外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船艏为斜形艏或球鼻艏。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圆钢管的规格为φ194mm×14mm,相邻两个半圆钢管的间距为1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拦槽的最低位置为船舶最小吃水加400mm,阻拦槽的最高位置为船舶最大吃水加30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半圆钢管向船尾延伸的一端距船艏端点的距离为300mm-45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加强筋采用与半圆钢管等厚的钢板制成,封板采用与半圆钢管等厚的钢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阻拦槽至少设置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中江船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771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车机械式连体充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水产养殖看护的无人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