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静脉血管病变治疗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390402.6 | 申请日: | 2017-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50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郑陈琪;杨杰;陈瑞涛;顾华东;丁可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N5/067 | 分类号: | A61N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韩飞 |
地址: | 21516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病变 增益介质 微静脉 治疗仪 本实用新型 倍频晶体 同一光路 调Q装置 激光棒 聚光腔 谐振腔 热效应 光纤耦合透镜 温控冷却 耦合光纤 泵浦源 大能量 介质膜 全反镜 输出镜 透射率 圆柱面 波段 倍频 泵浦 双掺 直腔 生产成本 离子 对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微静脉血管病变治疗仪,包括聚光腔,其包括同一光路的泵浦源和增益介质;谐振腔,其对增益介质发出的光进行倍频;谐振腔包括同一光路的全反镜、调Q装置、倍频晶体、输出镜、光纤耦合透镜以及耦合光纤;调Q装置和倍频晶体分别位于增益介质对立的两个出光侧;温控冷却系统,其分别设于聚光腔和倍频晶体;增益介质是单掺Nd:YAG激光棒或双掺Nd:Ce:YAG激光棒,激光棒的两端以及圆柱面外层设有不掺Nd、Ce离子的纯YAG晶体;激光棒纯YAG晶体的两端还镀有1064nm波段透射率不小于99%介质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微静脉血管病变治疗仪,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静脉血管病变治疗仪,可以解决普通直腔效率低下、V型腔批量生产成本偏高、以及大能量泵浦下热效应严重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治疗仪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微静脉血管病变治疗仪。
背景技术
532nm波段处于血红蛋白的吸收峰,该波段激光透过皮肤表层照射到皮下组织,由于对激光波长的选择性光吸收作用,血管壁的吸收几乎可以忽略,而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吸收则十分强烈,从而使得血液温度上升。在温度上升到60℃-80℃时,就会使血液的蛋白凝固,胶原蛋白变性,血小板栓塞形成,结果使得血管因为光凝作用形成血管封闭,达到治疗目的。采用处于532nm波段的较长脉冲绿激光可以得到较高的峰值功率,激光的脉冲宽度可以调节到与血管的热弛豫时间相匹配(一般血管的热弛豫时间为10-100ms),在治疗时可以避免因为连续激光热效应造成的损伤;通过处于532nm波段的较长脉冲绿激光治疗仪治疗微静脉畸形、毛细血管扩张症等病症,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已经得到普遍认可。
目前市面上的绿激光治疗仪主要有两种结构,一种是普通直腔,如图1所示,增益介质产生1064nm光,经调Q装置在腔内直接倍频,这种结构的好处是结构简单,易于调节,但是这种结构的激光器存在模体积与腔长的矛盾,减少损耗需要缩短腔长、增大全反镜的曲率,但这样模体积就会减小,降低激光输出效率;另一种是V型腔,如图2所示,能大幅提升输出的效率,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调节相对困难,批量生产成本及维修相对较高。
另外,对于大能量泵浦固体激光器,其激光增益介质的热效应一直是研究人员研究的重点之一,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的两端有纯YAG的所谓健和激光棒,其较普通激光棒能大大降低热效应对激光输出的影响,但随着泵浦能量的增大,增益介质的热效应变得更加严重,这种结构便不能满足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静脉血管病变治疗仪,用以解决普通直腔效率低下、V型腔批量生产成本偏高、以及大能量泵浦下热效应严重等问题。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静脉血管病变治疗仪,其包括:聚光腔,其包括同一光路的泵浦源和增益介质,谐振腔,其对所述增益介质发出的光进行倍频;所述谐振腔包括同一光路的全反镜、调Q装置、倍频晶体、输出镜、光纤耦合透镜以及耦合光纤;所述调Q装置和所述倍频晶体分别位于所述增益介质对立的两个出光侧;温控冷却系统,其分别设于所述聚光腔和所述倍频晶体,用于控制温度;其中,所述增益介质是单掺Nd:YAG激光棒或双掺Nd:Ce:YAG激光棒,所述激光棒的两端以及圆柱面外层设有不掺Nd、Ce离子的纯YAG晶体;所述激光棒纯YAG晶体的两端还镀有1064nm波段透射率不小于99%介质膜。
优选的是,所述激光棒两端的纯YAG晶体长度是5-20mm,所述激光棒圆柱面外层的纯YAG晶体厚度为内层掺杂晶体半径的1/3~2/3。
优选的是,所述单掺Nd:YAG激光棒的Nd离子掺杂浓度是0.5%-2%;
所述双掺Nd:Ce:YAG激光棒的Nd离子掺杂浓度是0.5%-2%,Ce离子和Nd离子掺杂浓度比为1: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3904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波丰胸保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萎缩纹治疗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