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07763.7 | 申请日: | 2017-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7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吴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震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排全 粘结 加强型 抗滑锚杆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抗滑动支挡技术,尤其涉及滑体沿单层滑面或多层滑面滑动的抗滑支挡结构。
背景技术
岩土工程行业,在滑坡抢险、边坡及基坑支挡工程中,常常会遇到滑坡体沿单层滑面或多层滑面滑动的抗滑支挡问题,特别是在顺层滑坡或沿滑动面滑动的不良地质地区显得更为突出,在过去的抗滑支档工程中,设计者一般采用普通抗滑桩(即悬臂桩,圆桩桩径通常在0.8~2.5米之间、矩形桩桩身截面尺寸通常不小于1×1m)、锚索桩(桩身截面尺寸可以比悬臂桩小,但最小也不小于1×1m)、锚索格构等支挡结构进行抗滑支挡,但上述抗滑支挡结构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抗滑支挡结构布置不灵活、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较多、施工困难、工期较长、造价较高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对滑体滑动仅采用锚索格构、抗滑桩、锚索桩等支挡结构,存在的抗滑支挡结构平面布置和倾角不灵活、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较多、施工困难、工期较长、造价较高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由多根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按矩形、梅花形布置的形状所组成的抗滑结构,是一种抵抗滑体沿单层滑面或多层滑面滑动的抗滑支挡结构。
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由截面呈品字型布置的三根钢筋点焊成的加强型锚杆、钢筋支架、水泥砂浆和钢筋混凝封头组成,加强型锚杆和钢筋支架位于锚孔内,锚孔内的加强型锚杆及钢筋支架周围有水泥砂浆,加强型锚杆外露端顶部有钢筋混凝土封头。
所述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中任意二个相邻锚杆之间的距离为0.8~3米。
所述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钻孔的孔径在50~150毫米之间。
所述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钻孔内水泥砂浆的压强在0.4~1.0Mpa之间。
所述锚孔内加强型锚杆中每根钢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6毫米。
加强型锚杆中的任意相邻两根钢筋之间采用点焊连接。
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伸入滑体最不利滑面以下的长度不小于3米。
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的制作顺序为:
1)、在滑坡体上通过测量放样确定孔位后进行钻孔;
2)、将加强型抗滑锚杆吊装到完工的钻孔内;
3)、将抗压强度为0.4~1.0Mpa的水泥砂浆注入钻孔内;
4)、将加强型抗滑锚杆外露端顶部用钢筋混凝土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通过穿透滑坡体的单层或多层滑动面,利用多根设置于滑动面处的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水泥砂浆、滑体共同形成抗滑支挡结构,阻止滑体沿滑动面滑动,将多层滑动面上的滑体锚固成一个抗滑整体,从而使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形成的抗滑效果比单一多根锚杆的简单叠加更好,提高了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的抗滑稳定性、抗剪强度、抗拔和抗弯效果,与过去常用的抗滑支挡结构如抗滑桩、锚索桩、锚索格构等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采用多排多列,平面布置可以是矩形、梅花形布置形式,其行间距、排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且锚杆倾角可以是现场需要的任何角度,锚杆的长度可长可短,仅需满足穿过最不利滑动面以下不小于3米即可,锚杆外露顶端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单个封头,在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采用地梁连接封头或整块一起封头,极为灵活,较大程度地提高了抗滑支挡结构在平面布置和倾斜角度设置方面的灵活性,减少了实施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具有实用性强、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方面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易与其他工程措施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产生有效的抗滑作用,以控制滑坡体下滑和变形的趋势,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滑坡抢险中,通常使用抗滑桩、锚索桩、锚索格构等支挡结构,存在的造价高昂、布置不灵活、工艺复杂、工期较长、适应性差、与其它工程措施配合不理想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断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排全粘结加强型抗滑锚杆结构封头处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强型抗滑锚杆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震,未经吴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077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