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轧管机管坯识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5118.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31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纪松山;阎雪峰;成海宝;李为;展京乐;郭琳;凡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8/00 | 分类号: | B21B38/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108 | 代理人: | 何锐 |
地址: | 710032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管机管坯 识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冷轧管机,具体涉及一种冷轧管机管坯识别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连续轧制的冷轧管机,在轧制时需要连续装料,冷轧管机有一根贯穿整个轧机中心的长芯棒杆,上料时管坯需穿过长芯棒杆到达轧制区域进行轧制,装料时管坯需要由多组夹送辊装置将料送入轧制区域,控制夹送辊动作的开关稳定性一直是影响轧制稳定的重要因素,现有的开关均为环状的涡流检测开关,管坯和长芯棒杆从检测开关中心穿过,根据管坯规格不同,需要配置不同的涡流检测开关,而且造价很高,安装不方便,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管坯在轧制时晃动极易损坏涡流检测线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需要配备不同涡流检测开关导致造价很高,安装不方便,信号易受到干扰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冷轧管机管坯识别装置和方法,该装置能准确识别管坯位置,提高设备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冷轧管机管坯识别装置,包括管坯、芯棒杆、夹送辊、驱动装置、色标传感器以及PLC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夹送辊,所述夹送辊夹持所述管坯;所述管坯活动穿设于所述芯棒杆上;所述芯棒杆和所述管坯具有不同的颜色;所述色标传感器检测所述芯棒杆表面的颜色变化并向所述PLC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所述PLC控制器根据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的启动。
优选的,所述色标传感器包括一用以采集芯棒杆表面颜色得到被测颜色的采集模块;用以储存被测颜色和目标颜色的储存模块;用以将所述被测颜色和目标颜色进行比对的比对模块;用以向所述PLC控制器发送检测信号的输出模块。
优选的,所述色标传感器安装在所述芯棒杆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芯棒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管坯从第一端部朝着第二端部的方向移动,所述色标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端部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PLC控制器连接一工控机
优选的,所述色标传感器距离所述芯棒杆的距离为0~300m。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驱动装置、气缸驱动装置或者液压驱动装置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色标传感器检测信号,替代现有的涡流检测线圈,将规格繁多的检测线圈简化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实用方便的检测元件,且安装远离轧制线,使检测元件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冷轧管机管坯识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的冷轧管机管坯方法的流程图。
图中:1-管坯;2-芯棒杆; 3-夹送辊; 4-色标传感器;5-PLC控制器; 6-工控机;7-第一端部;8-第二端部;9-驱动装置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冷轧管机管坯识别装置,包括管坯1、芯棒杆2、夹送辊3、驱动装置9、色标传感器4以及PLC控制器5;所述驱动装置9连接所述夹送辊3,所述夹送辊3夹持所述管坯1;所述管坯1活动穿设于所述芯棒杆2上;所述芯棒杆2和所述管坯1具有不同的颜色;所述色标传感器4检测所述芯棒杆2表面的颜色变化并向所述PLC控制器5发送检测信号;所述PLC控制器5根据收到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装置9的启动。
其中,此处表面并不仅指芯棒杆2杆体表面的颜色,也包括经过芯棒杆2杆体表面的管坯1的颜色。当所述管坯1经过所述芯棒杆2时,该博表面的颜色为所述管坯1的颜色,当管坯1未经过所述芯棒杆2时,该被测颜色为所述芯棒杆2的颜色
工作原理:本装置利用芯棒杆2与管坯1的色差,使用色标传感器4来判定管坯1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检测到管坯1到达后,色标传感器4发送检测信号给所述PLC控制器5,所述PLC控制器5控制所述驱动装置9启动,所述驱动装置9带动所述夹送辊3运动,所述述夹送辊3将管坯1送往冷轧管机轧制方向。
实施例2
在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所示,所述色标传感器4包括一用以采集芯棒杆2表面颜色得到被测颜色的采集模块;用以储存被测颜色和目标颜色的储存模块;用以将所述被测颜色和目标颜色进行比对的比对模块;用以向所述PLC控制器5发送检测信号的输出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未经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51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三辊轧机轧辊布置锁紧开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带侧导辊的热轧板带侧导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