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超薄整流芯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3628.2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89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光;施云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瑞科微电子(淮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31 | 分类号: | H01L23/31;H01L23/4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7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超薄 整流 芯片 | ||
1.一种大功率超薄整流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芯片(1)、金属基板(2)、4个左侧引脚(3)、4个右侧引脚(4)和环氧树脂塑封体(5),所述芯片(1)通过胶粘层(6)固定于金属基板(2)上表面,所述芯片(1)与每个左侧引脚(3)之间通过左金线(7)电连接,所述芯片(1)与每个右侧引脚(4)之间通过右金线(8)电连接,所述芯片(1)、金属基板(2)、左侧引脚(3)的内侧端和右侧引脚(4)的内侧端位于环氧树脂塑封体(5)内;
所述4个左侧引脚(3)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左侧引脚(31)、第二左侧引脚(32)、第三左侧引脚(33)和第四左侧引脚(34),所述4个右侧引脚(4)从前向后依次为第一右侧引脚(41)、第二右侧引脚(42)、第三右侧引脚(43)和第四右侧引脚(44);
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第二左侧引脚(32)、第三左侧引脚(33)和第四左侧引脚(34)裸露出环氧树脂塑封体(5)部分均由左上水平部(9)、左折弯部(10)和左下水平部(11)首尾依次连接组成,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第二右侧引脚(42)、第三右侧引脚(43)和第四右侧引脚(44)裸露出环氧树脂塑封体(5)部分均由右上水平部(12)、右折弯部(13)和右下水平部(14)首尾依次连接组成;
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和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上水平部(9)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和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折弯部(10)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左侧引脚(32)和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上水平部(9)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左侧引脚(32)和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折弯部(10)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上水平部(9)的长度大于第二左侧引脚(32)、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上水平部(9)的长度,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折弯部(10)的高度大于第二左侧引脚(32)、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折弯部(10)的高度;
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和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上水平部(12)长度相同,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和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折弯部(13)高度相同,所述第二右侧引脚(42)和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上水平部(12)长度相同,所述第二右侧引脚(42)和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折弯部(13)高度相同;
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上水平部(12)的长度大于第二右侧引脚(42)、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上水平部(12)的长度,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折弯部(13)的高度大于第二右侧引脚(42)、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折弯部(13)的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功率超薄整流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上水平部(9)长度与第二左侧引脚(32)、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上水平部(9)长度相差0.2~2mm,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上水平部(12)长度与第二右侧引脚(42)、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上水平部(12)长度相差0.2~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功率超薄整流芯片,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左侧引脚(3)间隔为0.5mm~5mm,相邻所述右侧引脚(4)间隔为0.5mm~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功率超薄整流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引脚(3)的左上水平部(9)和左折弯部(10)的夹角与左折弯部(10)和左下水平部(11)的夹角均为90°~120°,所述右侧引脚(4)的右上水平部(12)和右折弯部(13)的夹角与右折弯部(13)和右下水平部(14)的夹角均为90°~12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功率超薄整流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左侧引脚(31)、第三左侧引脚(33)的左折弯部(10)的高度与第二左侧引脚(32)、第四左侧引脚(34)的左折弯部(10)的高度相差0.5mm~1.3mm,所述第一右侧引脚(41)、第三右侧引脚(43)的右折弯部(13)的高度大于第二右侧引脚(42)、第四右侧引脚(44)的右折弯部(13)的高度相差0.5mm~1.3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瑞科微电子(淮安)有限公司,未经泰瑞科微电子(淮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362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