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8455.3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宁;周俊杰;马立明;杨晓丰;孙锴;李宇琦;曾秋红;郝亮;王疆宁;徐泽锦;关海州;乔文序;关海洋;屈振哲;黄智;范家兴;张鹤;陈丹;张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47/00 | 分类号: | F04B47/00;F04B53/06;F04B53/00;E21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王春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生产井 井筒 结构 | ||
1.一种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套筒(10),具有内腔;
油泵组件,设置在该内腔中,油泵组件与套筒(10)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空(11);
注液管路,与该环空(11)连通,该注液管路能够向环空(11)中注入液体;
排气管路,与该环空(11)连通,该排气管路能够将环空(11)中的气体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还包括排液管路,该排液管路与该油泵组件连接,沿该排液管路的入口向该排液管路的出口方向,该排液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液双向阀(21)、第二排液双向阀(22)、流量表(23)、第一排液单向阀(24)和第三排液双向阀(2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该注液管路的入口朝向出口的方向,该注液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注液双向阀(31)、第一注液单向阀(32)和第二注液双向阀(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注液双向阀(31)的入口与第三排液双向阀(25)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连接双向阀(5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沿该排气管路的入口朝向出口的方向,该排气管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排气双向阀(41)、第一排气单向阀(42)、第二排气双向阀(43)、气体收集装置(44)和第三排气双向阀(4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排气管路还包括气体压力表(46),设置在第一排气双向阀(41)的出口与第一排气单向阀(42)的入口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还包括第二连接双向阀(52)和液体压力表(53),第二连接双向阀(52)和液体压力表(53)串联设置在第一排液双向阀(21)的出口与第一排气单向阀(42)的出口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油泵组件还包括油管(26)和油泵本体(27),油管(26)的外壁与套筒(10)的内壁之间形成环空(11),油泵本体(27)设置在油管(26)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油泵组件还包括气锚(28),位于油管(26)外并与油管(26)的入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止生产井气锁的井筒结构,其特征在于,油泵组件还包括防气泵(29),设置在油管(26)内并位于油管(26)的入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84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按压充气气囊和充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空压机进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