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车厢便捷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1475.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9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王巧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1D33/00 | 分类号: | B61D3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周修文 |
地址: | 5104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车厢 便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地铁车厢便捷座。
背景技术
在一线城市,地铁上下班高峰时乘客挤得水泄不通,大部分乘客都是站着乘坐地铁;客流低谷时,乘客稀少,车厢内的旅客均可就座;但在客流平峰时,还会出现乘客有坐有站的情况。面对这三种情况,撤座可以多载客,加座无法应对高峰期,利弊同存的问题困扰决策者。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地铁车厢中无法满足地铁不同时间段客流的高峰、平峰和低谷的需求的缺陷,提供一种地铁车厢便捷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地铁车厢便捷座,包括:立柱、座椅、联动件和开关,所述座椅与立柱转动连接,所述座椅一端延伸至立柱内部与联动件连接,所述联动件设于立柱内部用于控制座椅的转动,所述开关设于立柱外部,并与联动件连接用于控制联动件动作。所述立柱垂直设于地面,即当所述折叠椅运用于地铁车厢时,所述立柱垂直设于车厢地面,座椅与立柱转动连接且与联动件连接。初始位置时,所述座椅呈折叠收拢状态,紧贴于立柱外壁,当按下立柱外的开关时,所述开关带动联动件动作,联动件牵引所述座椅的一端动作,使得座椅转动,座椅位于立柱外部的部分与所述立柱垂直,实现座椅的展开,从而达到承载乘客的作用;当无需使用座椅时,再次按下开关,使得联动件复位,带动座椅转动,实现座椅的折叠。本技术方案的地铁车厢便捷座充分利用空间变化,在人流高峰的时候收起所述座椅,可多装载乘客,且立柱可供乘客拉扶,防止乘客因站不稳而跌倒;当人流平峰时,按下开关,将地铁车厢便捷座的座椅展开,使更多乘客落座,极大满足了地铁不同时间段的需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包括连接部和与连接部连接的承载部,所述承载部与连接部呈直角连接,所述连接部上设有转轴,所述连接部通过转轴与立柱转动连接,且所述转轴与立柱垂直;所述连接部的一端延伸至立柱内部与联动件连接。当座椅折叠收拢状态时,所述连接部与立柱垂直,承载部与立柱平行,紧贴立柱;按下开关后,所述联动件拉动连接部转动,使得连接部与立柱平行,此时,承载部与立柱垂直,从而达到承载乘客的作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立柱的侧壁上,所述连接部与立柱的转动连接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部通过通孔延伸至立柱内部,且所述通孔的高度与所述连接部的长度匹配。当连接部从与立柱垂直的位置拉动至与立柱平行的位置时,所述连接部正好卡合在所述通孔内,使得连接部与立柱完全平行,从而确保了承载部与立柱垂直,无角度倾斜,防止因角度倾斜而导致乘客就座体验不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立柱为圆柱体,所述承载部呈半圆弧状,且所述承载部的半圆弧的尺寸与所述圆柱体的尺寸匹配。当座椅呈收拢状态时,所述承载部紧贴立柱,由于承载部的半圆弧尺寸与圆柱体的尺寸匹配,因此贴合度高,最大限度地节约了空间,且由于半圆弧状的承载部无棱角,在收起后,站立于立柱旁的乘客也不会因不小心碰撞承载部后而发生擦伤或碰伤等情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件包括第一拉索、第二拉索、拉杆和复位弹簧,所述拉杆设于立柱内且与立柱同轴,所述复位弹簧缠绕于拉杆上,且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立柱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拉索的两端分别与开关和拉杆连接,所述第二拉索的两端分别与座椅的连接部和拉杆连接。按下开关,开关通过拉动所述第一拉索带动拉杆运动,从而拉杆上的第二拉索拉动所述连接部转动,实现座椅的展开;当无需使用座位时,再次按下开关,所述开关释放对第一拉索的牵引,此时复位弹簧复位,带动所述拉杆复位,第二拉索拉动所述连接部逆向转动,实现座椅的折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拉杆包括杆身和头部,所述复位弹簧缠绕于杆身上,所述头部为圆锥形结构,所述圆锥形结构的底面与杆身连接,所述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分别连接于拉杆的头部位置。由于头部为圆锥形结构,且顶端朝下,因此,当开关拉动第一拉索时,所述头部向下运动,圆锥形结构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头部向下运动过程中,辅助第二拉索,推动连接部转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头部的圆锥形结构的侧面沿母线方向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滑块与第二拉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拉索的另一端与连接部的端部连接;所述圆锥形结构的顶端与第一拉索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拉索的另一端与开关连接。所述滑槽和滑块具有缓冲作用,保证第二拉索不会因突然产生拉力而损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椅的数量为2,且对称分布于所述立柱的两侧。当对称的座椅折叠时,正好呈合抱状态紧贴所述立柱外壁,最大限度的节约了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14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