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1685.5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64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杨秋立;李勇军;王程;何波;姜斌;华秉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30 | 分类号: | H01M2/30;H01M2/26;H01M2/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潘俊达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连接片。
背景技术
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提升,是进一步提升其在市场上竞争优势的重要方面。因采用更薄的隔离膜、阴阳极集流体及包装壳,更高的压实密度等方法均有其缺点,如隔离膜更薄会降低电池安全性能,而更高的压实密度则会让注液前的真空干燥时间延长,注液后的常温或高温静置时间延长,进而增加工艺成本等,这使得紧凑合理的结构设计对提升体积能量密度有着重要意义。
为了实现电池的过流保护功能,如图1所示,相关技术中一般通过在软连接件30设置断电保险孔的方式形成过电流断电安全结构,软连接件30的一端与极柱20的底部焊接,其另一端与极耳10焊接,实现极耳10与极柱20的连接。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起到过流保护功能,但由于软连接件30有一定的厚度,其折叠在电池内部,需要占用一定空间,进而使得电池体积能量密度降低。
此外,为了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在极耳设置保险孔或者在极柱设置保险孔,然后使极耳直接与极柱连接的做法,然而这两种做法目前却难以实现大规模推广使用,原因是这两种方式存在以下不足:一方面,若使极耳与极柱直接连接,则存在焊接不牢、连接可靠性低、工艺要求高的缺陷;另一方面,若在极耳设置保险孔,当极耳发生高温熔断时,会造成电芯报废;若在极柱设置保险孔,当极耳发生高温熔断时,则会使极柱失效;而且在极耳或极柱设置保险孔后会出现断开区域,因此不利于电流的均匀分布,同时还会对极耳或极柱的结构强度造成严重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以取代现有的折叠式软连接件,从而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包括极柱和极耳,所述极柱包括第一极柱和第二极柱,所述极耳包括第一极耳和第二极耳,所述第一极耳通过第一连接片与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二极耳通过第二连接片与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片包括第一极耳连接部及由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向侧面弯折形成的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通过弯折弧面连接,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在靠近弯折弧面处设置有熔断部,所述第一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一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的一侧或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二连接片包括第二极耳连接部,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的一端向侧面凹陷形成第二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极柱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极柱连接部,所述第二极耳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的一侧或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极耳连接部设置有注液孔,所述第二极耳连接部设置有透气孔;所述注液孔和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大小均为1~20mm。其中,在第一极耳连接部设置注液孔主要是为了对应顶盖上的注液孔,以便于对电池进行注液;若注液孔过大,会影响第一连接片的过流能力;若注液孔过小,则会降低电解液的注液速度。而在第二极耳连接部设置透气孔,主要是为了对应顶盖上翻转片的透气孔,以便于电池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透气泄压,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若透气孔过大,会影响第二连接片的过流能力;若透气孔过小,则会影响电池透气泄压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动力电池极柱与极耳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改进,所述第一连接片的形状呈“山”字形。其中,“山”字形的两侧与第一极耳电连接,“山”字形的中部则与第一极柱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第一连接片设置成“山”字形,一方面可以使第一连接片分别与第一极柱和第一极耳实现可靠连接;另一方面,这样可以有效保证第一连接片的过流能力和熔断性能,同时还可以充分匹配和利用电池内部空间,提高电池能量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塔菲尔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16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卫星天线
- 下一篇:一种锂电池注电解液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