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0457.4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50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5 |
发明(设计)人: | 向龙贤;杨客松;赵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5/26 | 分类号: | B62K25/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邵骅 |
地址: | 214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器 端盖 上悬臂 下悬臂 转动连接 悬臂 本实用新型 车轮 变形位移 减震机构 上下错开 电动车 后悬挂 连接点 车架 对角线 减震 四边形结构 车轴 对角 变形幅度 变形的 四面形 消减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布了一种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包括车轮、减震器、端盖和悬臂,所述车轮通过车轴与端盖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上悬臂和下悬臂,所述上悬臂和下悬臂一端上下错开,转动连接在车架上;所述上悬臂和下悬臂另一端上下错开,转动连接在所述端盖上;所述减震器转动连接在所述上悬臂的车架连接点和下悬臂的端盖连接点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根悬臂和端盖形成一个四边形结构,减震器连接四边形的两个对角,车轮的震动位移通过减震器消减。由于四面形变形的特点,对角线的变形位移小于其一边的变形位移,所以大大减少了减震器的变形幅度,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电动车,为了减少行车中的颠簸,市场上推出了各种在电动车前叉或后叉加装减震装置的电动车,传统的电动车减震机构都是通过弹性的减震器直接连接车架和车轮。道路颠簸造成的轮子位移直接通过减震器的弹性来进行消减。减震器的消减位移必须与轮子的震动位移相一致才可以满足减震的要求,当轮子的震动位移大于减震器的调节范围,则减震效果会大打折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的减震机构的缺陷,提供一种减震效果更好的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包括车轮、减震器、端盖和悬臂,所述车轮通过车轴与端盖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悬臂包括上悬臂和下悬臂,所述上悬臂和下悬臂一端上下错开,转动连接在车架上;所述上悬臂和下悬臂另一端上下错开,转动连接在所述端盖上;所述减震器转动连接在所述上悬臂的车架连接点和下悬臂的端盖连接点之间。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器、端盖、上悬臂和下悬臂各有两个,分别设置在车轮两侧。
进一步的:左侧的所述上悬臂和右侧的所述上悬臂一端具有安装孔,通过一根螺钉穿过上悬臂安装孔和下悬臂安装孔连接在所述车架上,螺钉和安装孔之间设置有衬套。
左侧的所述下悬臂和右侧的所述下悬臂通过两根并排的螺钉连接为一体。
所述上悬臂的端盖连接点和下悬臂的端盖连接点,分别位于车轴的上方和下方。
所述上悬臂两个连接点的连线和所述下悬臂的两个连接点的连线平行。
所述减震器为弹簧减震器。
所述车轮为电机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根悬臂和端盖形成一个四边形结构,减震器连接四边形的两个对角,车轮的震动位移通过减震器消减。由于四面形变形的特点,对角线的变形位移小于其一边的变形位移,所以大大减少了减震器的变形幅度,提高了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 2 为本实用新型立体图。
图 3 为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一种电动车后悬挂减震机构,包括电机轮1、弹簧减震器2、端盖3和悬臂,电机轮1通过车轴与端盖3连接。悬臂包括上悬臂4和下悬臂5,上悬臂4和下悬臂5一端上下错开,转动连接在车架6上;上悬臂4和下悬臂5另一端上下错开,转动连接在端盖3上;弹簧减震器2转动连接在上悬臂4的车架连接点和下悬臂5的端盖连接点之间。两根悬臂和端盖3形成一个四边形结构,弹簧减震器2连接四边形的两个对角,车轮的震动位移通过弹簧减震器2消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04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轮车车架后减震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刹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