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测试带宽的设备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9313.3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3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于波;王长恺;刘文龙;刘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褚敏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测试 带宽 设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号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测试带宽的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为了保证伺服电机的正常运转,需要测试控制伺服电机运转的伺服驱动器的带宽。在《交流伺服驱动器通用技术条件》(JB/T 10184-2000)中规定了一种伺服驱动器带宽的测试方法,该方法具体为:当伺服驱动器工作在速度环模式下,输入正弦波转速指令,其幅值为额定转速值的0.01倍,频率由1Hz逐渐升高,记录电机对应的转速曲线,随着指令值频率的提高,电机实际转速的波形曲线相对于正弦波转速指令波形曲线的幅值逐渐减小,当幅值减小为指令值的0.707时,对应的频率即为伺服驱动器的带宽。
由上可知,现有的测试伺服驱动器的带宽需要使用正弦波信号来激励伺服驱动器,进而控制伺服电机。并且,现有的测试方法需要正弦波信号发生器、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以及示波器等。因此,测试带宽的系统比较复杂,测试设备比较多,并且需要人为进行扫频来判断伺服驱动器的带宽,测试带宽的精度比较低。此外,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是正弦波信号进行扫频,而正弦波扫频速度较慢,测试的频率点比较少。
针对上述由于现有技术中正弦波扫频速度慢,需要人为判断带宽而造成的测试带宽的方法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带宽的设备及系统,以至少解决由于现有技术中正弦波扫频速度慢,需要人为判断带宽而造成的测试带宽的方法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带宽的设备,包括:上位机,用于控制处理器产生直流信号和白噪声信号,在直流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处理器将直流信号切换为白噪声信号,并根据白噪声信号以及处理器在白噪声信号的激励下所反馈的信号确定伺服驱动器的带宽;处理器,与上位机连接,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直流信号和白噪声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带宽的系统,包括测试带宽的设备。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采用白噪声信号激励伺服驱动器的方式,通过上位机控制数据采集卡产生直流信号和白噪声信号;在直流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上位机控制数据采集卡切换为输出白噪声信号;上位机根据白噪声信号以及伺服驱动器在白噪声信号的激励下所反馈的信号确定伺服驱动器的带宽,达到了提高伺服驱动器的带宽的测试速度以及测试精度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伺服驱动器的自动扫频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中正弦波扫频速度慢,需要人为判断带宽而造成的测试带宽的方法复杂以及测试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测试带宽的设备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测试带宽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测试带宽的设备实施例。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测试带宽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设备包括:上位机1001以及处理器1003。
其中,上位机1001,用于控制处理器产生直流信号和白噪声信号,在直流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处理器将直流信号切换为白噪声信号,并根据白噪声信号以及处理器在白噪声信号的激励下所反馈的信号确定伺服驱动器的带宽;处理器1003,与上位机连接,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产生直流信号和白噪声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93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保护出口跳闸矩阵快速验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气产品检测操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