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47897.9 | 申请日: | 2017-05-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6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学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12 | 代理人: | 谈杰 |
地址: | 2566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蛋 盘回盘 装置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避免升降电机产生误差积累的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疫苗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胚蛋进行定期的检测,以筛选出发育不好或者不发育的胚蛋。如专利号为CN201510112056.0、发明名称为“一种疫苗胚蛋自动检测装置”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可自动对胚蛋进行照射的装置,照射完毕后,将蛋盘从上层传输带运送至下层传输带的过程中,需要利用回盘装置进行回盘操作,文献中也公开了由底架、X型支架、顶部升降架、回盘电机和升降电机构成的回盘装置。由于升降电机采用丝杠螺母的形式驱使X形支架完成升降动作,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极易出现升降电机运行步骤失调的问题,导致顶部升降架不能很好地与照射装置上的上传输带、下传输带对齐,使得蛋盘无法正常完成回盘动作,因此需要对回盘装置的控制电路进行改进。专利号为CN201510111841.4、发明名称为“完全自动型胚蛋检测设备”的专利文件,也公开了与上述回盘装置相通的结构,其同样存在相同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避免升降电机产生误差积累的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蛋盘回盘装置由底座、X形叉臂、顶部升降架、回盘电机和升降电机组成,顶部升降架固定于X形叉臂的上端,X形叉臂的上端固定有相互平行的两传送带,回盘电机的输出经传输轴驱使传送带进行转动,传送带的外侧固定有对蛋盘进行限位和导向的蛋盘导轨,蛋盘导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带左传感器和传送带右传感器;底座上开设有水平的导向槽,X形叉臂下端的两侧分别为叉臂固定端和叉臂移动端,叉臂固定端固定于底座上,叉臂移动端上固定有伸入导向槽中的导向轴;所述升降电机固定于顶部升降架上,升降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丝杠,X形叉臂的上端固定有与丝杠相配合的螺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的两端设置有用于检测叉臂移动端位置的叉臂移动端左限位传感器和叉臂移动端右限位传感器,靠近叉臂移动端左限位传感器的位置处设置有叉臂移动端零点传感器;控制系统由微控制器及与其相连接的电机驱动器、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组成,微控制器具有采集、运算和控制作用,微控制器通过电机驱动器控制回盘电机、升降电机的通断电状态,传感器信号采集电路由多个光电耦合器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回盘电机和升降电机均采用步进电机,所述电机驱动器由PNP型三极管AX和继电器KX组成,三极管AX的发射极与控制电源的正极相连接,AX的基极经电阻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AX的集电极与继电器KX的线圈串联后接于控制电源地上,所述回盘电机或升降电机的供电端与继电器KX常开点串联后的两端接于电机供电电源的两端;所述升降电机和步进电机的脉冲输入端和方向输入端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有启动按钮和急停按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通过在导向槽的两端设置叉臂移动端左限位和右限位传感器,对叉臂移动端所能移动的最左端和最右端进行了限位,避免了叉臂移动端被卡住后升降电机仍工作现象的发生。通过设置叉臂移动端零点传感器,实现了X形叉臂每运动一个来回,均可对升降电机的零点进行标定,避免了误差积累,即使长时间运行,还可保证顶部升降架与自动照蛋装置上的上层传送带、下层传送带相对其,保证了蛋盘的顺利回盘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蛋盘回盘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蛋盘回盘装置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蛋盘回盘装置的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微控制器与电机驱动器相连接的电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步进电机控制端的接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采集电路的电路图。
图中:1底座,2 X形叉臂,3顶部升降架,4传送带,5回盘电机,6传输轴,7蛋盘导轨,8导向槽,9升降电机,10传送带左传感器,11传送带右传感器,12导向轴,13丝杠,14螺母,15叉臂固定端,16叉臂移动端,17叉臂移动端左限位传感器,18叉臂移动端右限位传感器,19叉臂移动端零点传感器,20微处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学院,未经滨州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478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