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器人包边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4320.0 | 申请日: | 2017-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3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方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德莘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9/02 | 分类号: | B21D39/02;B21D53/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季永康 |
地址: | 20131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万祥***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器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身门体的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机器人包边系统。
背景技术
机器人包边是对车身门体的加工中运用较广的一种接合工艺,由于其质量可靠柔性化程度高,应用越来越多。机器人包边夹具中一般采用将上压模安装在包边工具上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换枪盘。由于换枪盘结构复杂,且需要电气配合,带来了加工成本高的问题。
因此,需要一种采用简易的纯机械结构代替复杂的电气换枪盘的机器人包边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机器人包边系统,该系统通过采用简易的纯机械结构代替了复杂的电气换枪盘,降低了加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边系统,机器人包边系统包括:包边工具和安装在包边工具上的胎膜夹具。胎膜夹具上设有销套,包边工具上设有用于与销套相匹配的销轴。
优选地,胎膜夹具包括主体部和罩盖所述主体部上方的框架,销套设置在框架上。
优选地,销套包括平行焊接于所述框架上的固定基板;和垂直设置在所述固定基板上的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固定基板共同围成用于套接所述销轴的安装腔。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板包括横向延伸的第一部分和纵向延伸的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部分上形成有用于允许所述销轴穿过的通孔。
优选地,所述通孔的安装侧设有用于提高所述通孔周围区域的机械强度的加强板。
优选地,所述销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限位板内侧的用于提高所述销轴的安装精度的第二限位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底壁与所述固定基板平行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的侧壁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第二部分平行连接。
优选地,所述包边工具包括连杆,所述销轴设置在所述连杆的侧壁上,且延伸方向与所述连杆的轴线平行。
优选地,所述包边工具包括垂直于所述连杆的侧壁伸出的基座;所述基座包括水平延伸的平面,所述销轴为两个,且间隔设置在所述基座的平面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简易的纯机械结构代替了复杂的电气换枪盘,且毫不影响操作加工精度,有效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胎膜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包边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胎膜夹具 2 包边工具
10主体部 20导向气缸
30对接机构 40框架
50压紧气缸 60销套
61第一限位板 62第二限位板
61a 第一部分 61b 第二部分
63固定基板 610 通孔
611 加强板 200 连杆
60’ 销轴 201 基座
B 安装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边系统,该机器人包边系统包括:包边工具2和安装在包边工具2上的胎膜夹具1。胎膜夹具1上设有销套60,包边工具2上设有与销套60相匹配的销轴60’。这样,通过销套60与销轴60’的配合,可以将胎膜夹具1安装在包边工具2上,实现了简易安装,有效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胎膜夹具1包括壳体状的主体部10,在主体部10的侧面设有多个导向气缸20。在主体部10的内部设置有对接机构30。在主体部10的上部开口处罩盖有网格状的框架40(上膜)。框架40上安装了用于压紧工件的压块以及定位工件用的定位销,压紧气缸50用于压紧上模。优选地,销套60设置在框架40的朝向包边工具2的一面上。
进一步地,销套60包括平行焊接于框架40上的固定基板63和垂直设置在固定基板63上的第一限位板61。第一限位板61和固定基板63共同围成用于套接销轴60’的安装腔B。具体地,如图2所示,固定基板63为方形平板,第一限位板61为具有直角弯折的L形限位板,一对第一限位板61对应并垂直设置在固定基板6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德莘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德莘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43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护器三合一铆压机
- 下一篇:压缩机用油管胀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