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监测激光烧蚀效率的声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58930.8 | 申请日: | 2017-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077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齐婧;张思齐;汤伟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29/032 | 分类号: | G01N29/0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侯蔚寰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监测 激光 效率 声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激光烧蚀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监测激光烧蚀效率的声学装置。
背景技术
激光诱导液体物质产生击穿的物理过程是伴随着声、光、热、机械效应等一些列现象的复杂物理过程。当高功率激光聚焦于液体中时,若作用激光的能量密度超过液体的击穿阈值,则在聚焦区域内将首先发生光学击穿,随着产生高温高压等离子体,该等离子体吸收后续激光能量对外膨胀,形成初期以超音速传播的冲击波,这一冲击波在传播一段距离后,约有大半的冲击波能量就耗散到周围液体中,直至最终衰减为声波。作为一种新的激发声波的方法,其具有远程激发、声源级别高、声脉冲窄、频谱宽等优点,在水下目标探测方面有极高的时间、空间分辨率,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
激光烧蚀液体覆盖的固体衬底材料的相关研究在表明处理、微处理、材料构造等材料领域受到很大的关注。研究表明在液体覆盖情况下,激光脉冲的烧蚀效率能大幅度提高。但在工业中,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实时监测激光的烧蚀效率问题。
在本工作中,在实验上测量了激光烧蚀水层覆盖下的烧蚀压力和烧蚀耦合系数。通过声学监测方法实现了激光烧蚀效率的实时监测,建立了声学信号大小与烧蚀效率间的关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激光烧蚀效率的声学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监测激光烧蚀效率的声学装置,包括激光器、全反镜、示波器、麦克风、容器、聚焦镜和衰减片,所述全反镜倾斜安装于激光器的正前方,且激光器的光源发射口与全反镜的中部处于同一水平位置;所述衰减片安装有全反镜的正下方,且全反镜的中部与衰减片的中部处于同一垂线上;所述聚焦镜和容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在衰减片的正下方,且容器的内腔底部设置有烧蚀靶材;所述烧蚀靶材的中部与聚焦镜的中部处于同一垂线上;所述麦克风设置在容器开口的边缘处,且麦克风通过导线与示波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器内灌有水溶液,且烧蚀靶材浸泡在水溶液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全反镜的倾斜角度范围为43°~4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器为透明玻璃材料制成。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监测激光烧蚀效率的声学装置,采用麦克风直接采集激光烧蚀产生的声音信号来实时监测烧蚀过程中产生的烧蚀压力,以及激光烧蚀效率。与现有的其它方法相比,该方法操作简单,数据可靠,而且实现了实时监测;实用性强,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验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示波器采集到的不同水层厚度下的烧蚀压力和动量耦合系数图;
图中:1-激光器、2-全反镜、3-示波器、4-麦克风、5-容器、6-聚焦镜、7-衰减片、8-烧蚀靶材、9-导线、10-水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589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