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通式立交桥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81254.6 | 申请日: | 2017-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4358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硕;郭瑞军;陈嘉玮;吴昊;冯琳;张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张大保;李馨 |
地址: | 116028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道 多支路 互通式立交桥 本实用新型 左转匝道 顺时针旋转 道路走向 依次连接 右转车道 环圈 绕行 斜向 匝道 直观 贯穿 | ||
1.一种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支路车道,所述多支路车道包括进入车道、左转匝道、贯穿车道和右转车道,所述左转匝道、所述贯穿车道和所述右转车道的入口端分别与所述进入车道的出口端相连接;
所述进入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地面进入直车道和进入斜向道;
所述右转车道为直道或者90度圆弧弯道;
四个所述多支路车道分别包括围绕其中一个所述多支路车道的所述左转匝道中部顺时针旋转90度、180度或270度设置的三个所述多支路车道;
各个所述多支路车道的所述左转匝道与相对其顺时针旋转270度的所述多支路车道的所述贯穿车道相连接,各个所述多支路车道的所述右转车道与相对其顺时针旋转90度的所述多支路车道的所述贯穿车道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支路车道分别包括第一多支路车道、围绕所述第一多支路车道的所述左转匝道中部顺时针旋转90度设置的第二多支路车道、围绕所述第一多支路车道的所述左转匝道中部顺时针旋转180度设置的第三多支路车道和围绕所述第一多支路车道的所述左转匝道中部顺时针旋转270度设置的第四多支路车道;
所述第一多支路车道包括南部进入车道和分别与所述南部进入车道相连接的南向西左转匝道、南向北贯穿车道和南向东右转车道;
所述第二多支路车道包括西部进入车道和分别与所述西部进入车道相连接的西向北左转匝道、西向东贯穿车道和西向南右转车道;
所述第三多支路车道包括北部进入车道和分别与所述北部进入车道相连接的北向东左转匝道、北向南贯穿车道和北向西右转车道;
所述第四多支路车道包括东部进入车道和分别与所述东部进入车道相连接的东向南左转匝道、东向西贯穿车道和东向北右转车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包括匝道结合柱,所述匝道结合柱下部两侧分别与所述南向西左转匝道和所述北向东左转匝道固定连接,所述匝道结合柱上部两侧分别与所述东向南左转匝道和所述西向北左转匝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南向北贯穿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南向北地面直车道、南向北斜向道和南向北驶出直车道;
所述西向东贯穿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西向东直行高架桥、西向东斜向道和西向东驶出直车道;
所述北向南贯穿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北向南地面直车道、北向南斜向道和北向南驶出直车道;
所述东向西贯穿车道包括依次连接的东向西直行高架桥、东向西斜向道和东向西驶出直车道;
所述南向西左转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南向西地面直匝道和南向西抬升高架桥;
所述西向北左转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西向北下降高架桥和西向北地面直匝道;
所述东向南左转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东向南下降高架桥和东向南地面直匝道;
所述北向东左转匝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北向东地面直匝道和北向东抬升高架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互通式立交桥,其特征在于:
所述南向西左转匝道的出口端与所述东向西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南向东右转车道的出口端与所述西向东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西向北左转匝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南向北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西向南右转车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北向南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北向东左转匝道的出口端与所述西向东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北向西右转车道的出口端与所述东向西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
所述东向南左转匝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北向南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东向北右转车道的出口端与所述南向北斜向道的入口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交通大学,未经大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8125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