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91963.2 | 申请日: | 2017-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9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务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聚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器人 焊接 工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装置,属于焊接机器人领域。
背景技术
焊接机器人是从事焊接的工业机器人,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工业机器人术语标准焊接机器人的定义,工业机器人是一种多用途的、可重复编程的自动控制操作机,具有三个或更多可编程的轴,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为了适应不同的用途,机器人最后一个轴的机械接口,通常是一个连接法兰,可接装不同工具或称末端执行器,焊接机器人就是在工业机器人的末轴法兰装接焊钳或焊枪的,使之能进行焊接,切割或热喷涂。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10828406.8的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装置,包括用于底部支撑固定的固定机构以及用于焊接作业的焊接机器人,固定机构上设有用于提供直线行走轨道并对同步移动的线缆进行保护的行走地轨以及装于行走地轨上用于控制焊接机器人沿竖向移动调节和沿垂直于行走轨道的水平方向移动调节并对同步移动的线缆进行保护的C型架装置;C型架装置上设有用于在控制焊接机器人移动调节和焊接作业过程中通过重物滑动和转动自动平衡线缆的平衡吊组件。实现焊接机器人在立体坐标系上沿X轴、Y轴和Z轴上的自由移动;焊接机器人在移动和焊接作业时的稳定性高。适用于多品种结构、差异化大的工件的自动化焊接作业,但是现有技术只能焊接机器人在移动和焊接作业时的稳定性高,不能利用工作台旋转和升降来配合焊接设备工作,使焊接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装置,以解决只能焊接机器人在移动和焊接作业时的稳定性高,不能利用工作台旋转和升降来配合焊接设备工作,使焊接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源接线口、传输接口、基座、机体、旋转盘、工作台、减速电机、气缸,所述的基座下设有电源接线口和传输接口,所述的电源接线口和传输接口并排固定在基座上,所述的基座上设有机体;
所述的基座和机体焊接,所述的工作台设于机体右侧,所述的工作台和机体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工作台内设有减速电机,所述的工作台下设有气缸,所述的工作台和气缸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工作台上方设有旋转盘,所述的旋转盘和气缸采用螺纹连接;
所述的气缸由活塞杆、前盖、气口、缸管、固定杆、后盖组成,所述的前盖设于缸管左侧,所述的后盖设于缸管右侧,所述的前盖和后盖通过缸管间隙配合,所述的前盖和后盖通过固定杆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前盖和后盖上均设有气口,所述的前盖和后盖均与气口形成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设于缸管内部,所述的活塞杆与旋转盘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速电机通过齿轮与旋转盘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的旋转盘为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为矩形。
进一步地,所述的缸管四个角设有四根固定杆。
进一步地,所述的工作台采用不锈钢材质制作,防止生锈。
进一步地,所述的基座内设有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气缸使旋转盘可以通过气压进行升降运行,减速电机让旋转盘可以三百六十度旋转,可以更好的配合焊接设备的工作,让焊接设备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器人焊接工作装置气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源接线口-1、传输接口-2、基座-3、机体-4、旋转盘-5、工作台-6、减速电机-7、气缸-8、活塞杆-801、前盖-802、气口-803、缸管-804、固定杆-805、后盖-806。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聚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聚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919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