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路况的汽车减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26684.5 | 申请日: | 2017-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罗耀;杨伟警;俞茜茜;虞小花;陈灵灶;林伟琦;徐向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众力减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06 | 分类号: | F16F13/06;F16F9/19;F16F9/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30 | 代理人: | 陈伟勇 |
地址: | 201508 上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压力传感器 监测 路况 汽车 减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减震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在不平坦的路面上行驶时,会受到地面的冲击力作用,特别是在坏路上高速行驶时,这种冲击将非常明显,这不仅影响汽车的安全性能,也会影响汽车的舒适性能。为了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汽车通过减震器来减缓振动。
减震器包括弹簧座、一与弹簧座相抵的上支撑、下支撑、弹簧、阻尼器,阻尼器包括活塞杆、减震筒、活塞杆插入减振筒内,活塞杆的顶部连接上支撑,减振筒与下支撑相连。弹簧套在阻尼器外,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弹簧座与下支撑相连。
现有的汽车由于减震器的存在,过于舒适,使司机无法掌握路面状况,进而造成对路面状况的误判,影响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路况的汽车减震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通过压力传感器监测路况的汽车减震系统,包括一减震器,所述减震器包括阻尼器、与阻尼器上下两端的固定相连的上支撑、下支撑,所述减震器还包括一弹簧,所述弹簧套设在阻尼器的外围,且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弹簧座和下支撑固定相连,所述弹簧座与所述上支撑相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压力传感系统,所述压力传感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上支撑上,且所述压力传感器的感应面与所述弹簧座相抵;
还包括一自发电电源,所述自发电电源包括一电磁感应发电装置和一蓄电装置,所述电磁感应发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连接一蓄电装置,所述蓄电装置的电能输出端连接所述压力传感系统的电能输入端;
所述电磁感应发电装置包括一电感线圈以及永磁体;
所述阻尼器包括一活塞杆、一减震筒,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伸入减震筒内,且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减震筒滑动连接;
所述活塞杆的下端固定有所述永磁体,所述减震筒的外壁上缠绕有所述电感线圈。
弹簧在受到外力冲击后会立即收缩,在外力消失后又会立即恢复原状,这样就会使得车身发生跳动,通过阻尼器,弹簧的压缩和伸展就会变得缓慢,瞬间的多次弹跳合并为一次比较平缓的弹跳,一次大弹跳减弱为一次小的弹跳。弹簧在弹跳时,就会造成弹簧座对上支撑的作用力,不同的路况下弹簧座对上支撑的施力不同,对于路况较差的路面,弹簧座对上支撑的施力明显大于路况好的路面,弹簧座对上支撑的施力。
根据查看压力传感系统监测到的压力值,知晓当前的路况,保证行车安全性。路况差的时候提醒司机缓慢行驶,路况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加速。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一电磁感应发电装置,便于通过阻尼器的活塞杆与减震筒两者发生相对的运动时,在运动中引起磁场变化,磁生电,电感线圈感应出电流,实现压力传感系统的供电。
所述压力传感系统是一无线压力传感系统,所述无线压力传感系统包括一无线通信模块、一信号处理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信号处理模块,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无线通信模块;
所述上支撑上设有用于容置信号处理模块与所述蓄电装置的空腔,上支撑上还开设有信号处理模块与压力传感器的连线穿过的通道;
所述上支撑的外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固定无线通信模块的凹槽。
便于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信号发出。
所述蓄电装置是一电容,所述电感线圈通过一单向导通器件连接所述电容。便于通过电容实现将电感线圈产生的电能进行存储。
所述压力传感系统包括三个并联的压力传感器,三个压力传感器以所述上支撑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线围成环状排布在所述上支撑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三个并联的压力传感器,均匀分布在上支撑上,减少汽车振动对压力传感器信息采集的影响,提高获得数据的精度。
以所述活塞杆作为所述永磁体。
所述上支撑包括与阻尼器的上端部相连的金属件,所述金属件外套设有一聚氨酯制成的柔性套;
所述压力传感器固定在所述金属件上;
所述上支撑还包括一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固定在车身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用于容置金属件与柔性套的槽体,所述槽体的开口向下,所述柔性套的顶部与所述槽体胶黏;
所述柔性套的内部埋设有一由钢丝缠绕而成弹簧首尾相连构成的弹簧圈,所述弹簧圈的最高处高于所述金属件的上表面,所述弹簧圈的最低处低于所述金属件的下表面;
所述弹簧圈的中心轴线与柔性套的中心轴线处于同一直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众力减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众力减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26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