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履带式送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42585.6 | 申请日: | 2017-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1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朱勇锋;祝艳波;王超然;蒙李鑫;张苏鹏;刘妮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B5/02 | 分类号: | B62B5/02;B62D55/06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6 | 代理人: | 黄小梧 |
地址: | 710064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履带式 送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履带式送水机。
背景技术
随着地下水污染的普遍化,大部分人更倾向于喝桶装纯净水、矿物质水等,然而,桶装水的运输,现在的送水上楼的方式普遍是“手提式”,特别是爬楼梯送水却成了问题。爬楼梯送水不仅特别费力,而且效率不高,尤其是对一些高层,更是麻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种能够上楼的机器来减轻人力,提高效率,因此,设计一种能够自动上楼送水的机器,就能极大地改善送水界的现状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履带式送水机,不仅能够解决爬楼梯送水难的问题,还能提高送水的效率,极大地改善了送水的现状。
一种履带式送水机,包括两组履带式行驶机构和车架,所述两组履带式行驶机构分别位于车架的两侧,履带式行驶机构包括履带、驱动轮、诱导轮、2个拖带轮、4个支重轮,所述驱动轮、2个拖带轮、诱导轮、4个支重轮依次设置在履带的内周长上,驱动轮位于车架一个端部的两侧,诱导轮位于车架另一个端部的两侧;
所述履带式行驶机构还包括三连杆机构,所述三连杆机构包括减震弹簧和两个轴承,所述减震弹簧设置在两个轴承之间,沿轴承的外侧壁周长分布有一根拖带轮连接杆和两根支重轮连接杆;
所述4个支重轮分别与支重轮连接杆相连接,2个拖带轮分别与拖带轮连接杆相连接。
进一步地,沿轴承的外侧壁周长分布有一根拖带轮连接杆和两根支重轮连接杆,两根支重轮连接杆之间的夹角为60°,支重轮连接杆与拖带轮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均为150°。
进一步地,还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轮与驱动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直流电机、减速器、传动机构、蓄电池、控制电路板,直流电机通过减速器与传动机构相连接,传动机构与驱动轮相连接,蓄电池与直流电机相连接,控制电路板分别与直流电机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车架靠近诱导轮的端部设置有一拉杆。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轮与最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的中心点连线与地面的夹角为35°。
进一步地,最靠近驱动轮的支重轮与最靠近诱导轮的支重轮的中心点连线的长度为75c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履带式底盘,利用电能作为动力来源,通过驱动电机和传动装置,让送水机在负载的情况下平稳地在楼梯上运行,只需要一个人对机器进行方向上的引导就好,不耗费体力且送水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三连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标号代表为:1—驱动轮;2—拖带轮;3—诱导轮;4—支重轮;5—拉杆;6—履带;7—车架;8—减震弹簧;9—拖带轮连接杆;10—轴承;11—支重轮连接杆;12—履带式行驶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履带式送水机,如图3所示,包括两组履带式行驶机构12和车架7,所述两组履带式行驶机构12分别位于车架7的两侧,如图1所示,履带式行驶机构12包括履带6、驱动轮1、诱导轮3、2个拖带轮2、4个支重轮4,所述驱动轮1、2个拖带轮2、诱导轮3、4个支重轮4依次设置在履带6的内周长上,驱动轮1位于车架7一个端部的两侧,诱导轮3位于车架7另一个端部的两侧;
所述车架7靠近诱导轮3的端部设置有一拉杆5,通过拉动拉杆来调节诱导轮3的方向,从而调节整个送水机的行驶方向。
驱动轮1通过齿轮与履带6内侧齿啮合进行传动,履带6的转动与支重轮4之间产生相对运动以及相对运动的趋势,并产生摩擦阻力,进而带动支重轮4转动,而支重轮支撑车重并把履带压紧在地面上,使履带与地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以增大附着力、提高行驶效率。
所述履带式行驶机构还包括三连杆机构,所述三连杆机构包括减震弹簧8和两个轴承10,所述减震弹簧8设置在两个轴承10之间,沿轴承10的外侧壁周长分布有一根拖带轮连接杆9和两根支重轮连接杆11;减震弹簧的作用是在本实施例提供的送水机运行过程中,遇到大的阻力时,该送水机中的轴承会围绕轴做旋转运动,为了保持结构的刚性以及车辆的整体稳定,需要运用减震弹簧来实现。
所述4个支重轮4分别与支重轮连接杆11相连接,2个拖带轮2分别与拖带轮连接杆9相连接。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425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包装印刷用丝网印刷机上料装置
- 下一篇:餐边柜(L07‑12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