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翻转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61166.7 | 申请日: | 2017-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77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黄东辉;余昆;王平江;冯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文华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5205 | 代理人: | 陈雪莹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翻转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夹持物料的夹具,尤其是一种翻转夹具。
背景技术
夹具是一种用于夹持物料使之位于正确位置的装置,而翻转夹具则是一种可实现被夹持物料翻转放置的夹具。
传统的翻转夹具通常通过旋转气缸或旋转电机来实现翻转动作,旋转气缸或旋转电机的旋转驱动轴通常需要水平布置,被夹持的物料会向旋转驱动轴施加一定的扭力,使得旋转驱动轴容易产生弯曲,影响翻转位置的准确性,使用寿命相对较低。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常见的做法是加强旋转驱动轴的强度和刚度,但是这又会增加翻转夹具的使用成本。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对翻转夹具的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翻转位置准确、使用寿命较长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翻转夹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翻转夹具,包括支架、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翻转架、用于驱动所述翻转架转动的翻转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翻转架上的夹持组件,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架上的翻转气缸和一端直接或间接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架上,且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所述连杆和所述翻转架共同构成曲柄连杆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滑轨,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所述滑轨上的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通过转动连接在所述滑块上间接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转气缸的活塞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所述翻转架上且活塞杆相背布置的夹持气缸以及两个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夹持气缸的活塞杆上的夹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两个所述夹爪相向的一侧分别设置有圆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持气缸为三轴气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夹持组件有三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翻转组件有两组,且两组所述翻转组件的所述连杆之间存在夹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利用翻转气缸的活塞杆、连杆和翻转架共同构成曲柄连杆机构,通过翻转气缸的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实现翻转夹具的翻转动作,与传统采用旋转气缸或旋转电机进行驱动的技术方案相比,翻转位置准确、使用寿命较长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
2、通过采用三轴气缸作为夹持气缸,有效提高夹持的稳定性。
3、通过设置两组翻转组件,且两组翻转组件的连杆之间存在夹角,可有效避免出现力学死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翻转夹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对应如下:
10-支架;20-翻转架;
30-翻转组件;31-翻转气缸;
32-连杆 33-滑轨;
34-滑块;40-夹持组件;
41-夹持气缸;42-夹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翻转夹具,包括支架10、转动连接在支架10上的翻转架20、用于驱动翻转架20转动的翻转组件30以及设置在翻转架20上的夹持组件40,其中翻转架20和支架10之间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水平布置。
翻转组件30包括固定连接在支架上的翻转气缸31和一端直接或间接转动连接在翻转气缸31的活塞杆上的连杆32,翻转气缸31的活塞杆竖直布置,连杆32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翻转架20上,且翻转气缸31的活塞杆、连杆32和翻转架20共同构成曲柄连杆机构。这样,通过翻转气缸31的活塞杆的上下运动可驱动翻转架20翻转,实现翻转夹具的翻转动作。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10上设置有与翻转气缸31的活塞杆平行布置的滑轨33,即滑轨33也是竖直布置的。翻转组件30还包括滑动连接在滑轨33上的滑块34,滑块34和翻转气缸31的活塞杆固定连接,连杆32通过转动连接在滑块34上间接转动连接在翻转气缸31的活塞杆上。这样可以通过滑块34和滑轨33的配合形成导向作用,确保动作的准确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泉州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611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罐头制作固定装置
- 下一篇:取压片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