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旋翼机机舱壳体前后部的流体弧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1682.8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0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宋梓涵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天启通宇航空器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B64C1/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471 | 代理人: | 赵芳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旋翼机 机舱 壳体 后部 流体 弧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翼机机舱壳体结构,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旋翼机机舱壳体前后部的流体弧度结构。
背景技术
旋翼机是一种利用前飞时的相对气流吹动旋翼自转以产生升力的旋翼航空器。它的前进力由发动机带动螺旋桨直接提供;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装有旋翼和固定翼面。具有起降距离短、能作低速低空飞行、简单轻巧、便于隐蔽等特点,但不能垂直起降、不能悬停。可用于空中摄影、武器发射、战地侦察等。
旋翼机的各种仪表和发动机设置在机舱壳体体内部,飞行员的驾驶室也在机舱壳体内部,旋翼机飞行过程中的主要迎风面也在机舱壳体体上,因此机舱壳体的形状结构成为旋翼机飞行过程中承受的阻力大小重要的影响因素。流线体通常是前圆后尖,表面光滑,是物体的一种外部形状,通常表现为平滑而规则的表面,没有大的起伏和尖锐的棱角。流体在流线型物体表面主要表现为层流,没有或很少有湍流,这保证了物体受到较小的阻力。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动时所受到的阻力较小,所以汽车、火车、飞机机身、潜水艇、轮船等外形常做成流线型。
旋翼机机舱壳体体上还包括其他附属结构,会影响机舱壳体流体形的完整性,因此一种有效减小旋翼机飞行阻力的旋翼机机舱壳体是非常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旋翼机机舱壳体上的附属结构影响机舱壳体流体形的完整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旋翼机机舱壳体前后部的流体弧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旋翼机机舱壳体前后部的流体弧度结构,包括外壳主体、挡风玻璃以及舱门,其中:
外壳主体包括外壳头部、外壳底板、外壳顶部以及挡风玻璃固定框;所述外壳头部位于旋翼机的前端,具有呈封闭的鸟喙状的尖头,所述外壳底板位于旋翼机的底部,所述外壳底板的前端与所述外壳头部的底面一体成型,所述外壳底板的两个侧边分别向上延伸,且所述外壳底板的后端的侧边延伸至与外壳顶部连接;
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的数量为两个,每个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均为曲线形,每个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的底端均设置在所述外壳头部与所述外壳底板的连接处,每个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的顶端均连接到所述外壳顶部;两个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在所述外壳主体的宽度方向对称;
所述挡风玻璃的相对的两个边分别与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连接;所述挡风玻璃的另外两个相对的边其中之一与所述外壳头部相连接,其中另一与所述外壳顶部连接;
所述外壳底板侧边与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形成所述舱门框,所述舱门框的数目为两个,所述舱门的数目为两个且设置在所述舱门框上;
所述外壳主体、挡风玻璃以及舱门构成封闭的旋翼机机舱壳体且呈具有尖头的流线型。
优选的,所述机舱壳体在宽度方向上为对称结构。
优选的,所述舱门框在竖直方向上的正投影呈8字形。
优选的,所述舱门框的形状为两个圆弧拼接成的柳叶形。
优选的,外壳底板中间位置设有流体形灯罩。
优选的,所述挡风玻璃与所述外壳头部的连接处设有毛线风向标。
优选的,所述外壳顶部上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与所述发动机散热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进风口的宽度与所述外壳顶部宽度的比例为0.5-1。
优选的,外壳头部的尖端设有风速管,所述风速管与风速仪表连接。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板的尾端设有用于安装旋翼机配件的安装部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所述舱门及挡风玻璃与外壳主体的连接平滑,整体呈流线型,有效减小了旋翼机飞行过程中的阻力,同时减小旋翼机迎风面受到的流利冲击力,使旋翼机运行过程更平稳。
2、外壳底板连接外壳头部以及外壳顶部,同时侧边向上延伸一定距离,使外壳底板在具有支撑功能的同时,还能加强外壳的整体性和牢固性。
3、每个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同时也为舱门框,每个所述挡风玻璃固定框的顶端均连接到所述外壳顶部,这样就使舱门的面积大,而且舱门设置在机舱壳体的左右两侧,人员上下旋翼机比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旋翼机机舱壳体前后部的流体弧度结构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天启通宇航空器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天启通宇航空器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1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空器放飞约束解除装置
- 下一篇:舱门的门锁报警控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