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74282.2 | 申请日: | 2017-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03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宫冬冬;谢峥;侯照展;张波;纪文东;张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27 | 代理人: | 苗彩娟,王月玲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铁路 客车 车下逆变 电源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原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是铁路客车电气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优良的散热性能能够保障逆变电源安全、可靠、有效地运行。普通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的散热结构单一,其仅仅是通过给功率模块安装散热片来进行自然冷却散热,而逆变电源运行时产生热量较多的电抗器、变压器等部件却没有专门的散热结构。不完善的散热结构致使逆变电源整体散热效果差、温度上升快,逆变电源内部温度过高导致的器件故障率较高。
而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高原具有缺氧、低温、低压、紫外线强、风沙大、雨雪和雷击频繁等严酷的环境特点,高原的这些严酷环境特点要求高原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要加大功率来满足车上的特殊供电需求。高原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运行功率变大的同时,其产生的热量相应变大,而且高原环境空气稀薄的特点,更不利于逆变电源内部产生热量的散失。在逆变电源有限的散热空间内,普通大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上单纯依靠安装散热片进行自然冷却的方式来散热已经远不能满足车下逆变电源的散热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高原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散热装置,可满足高原铁路车下逆变电源大功率的良好散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原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模块散热单元及分别位于所述功率模块散热单元两侧的电抗器散热单元、变压器散热单元,其中所述功率模块散热单元的出风口、所述电抗器散热单元的出风口、所述变压器散热单元的出风口均位于逆变电源侧部。
优选的是,所述功率模块散热单元包括安装于功率模块侧部对功率模块进行散热的散热片、安装于所述散热片外部的第一散热风机、包络所述散热片和所述第一散热风机的第一散热风机罩;所述第一散热风机将所述散热片处热量经所述第一散热风机罩向外抽风。
优选的是,所述散热片采用由多个散热齿构成的平板齿状结构,且各散热齿垂向延伸,即散热齿延伸方向与客车行驶方向垂直。
优选的是,所述功率模块散热单元还设有功率模块温度检测单元,所述功率模块温度检测单元包括可检测所述散热片温度并自动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风机运转的第一温度开关、可手动控制所述第一散热风机运转的第一旁路断路器,所述第一温度开关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机、所述逆变电源的直流供电单元构成串联电路,所述第一温度开关与所述第一旁路断路器并联。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散热风机罩包括侧面罩和底面罩,所述侧面罩设有对所述散热片散热的第一侧部散热孔,所述底面罩与所述第一散热风机相应处设有对所述第一散热风机散热的镂空状散热网,所述第一侧部散热孔和所述散热网构成所述功率模块散热单元的出风口。
优选的是,所述电抗器散热单元包括安装于电抗器侧部对电抗器进行散热的第二散热风机、包络所述第二散热风机的第二散热风机罩。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散热风机罩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机相应处设有对所述第二散热风机散热的第二侧部散热孔,该第二侧部散热孔为所述电抗器散热单元的出风口;所述第二侧部散热孔与设置于电抗器底部的进风口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电抗器散热单元还设有电抗器温度检测单元,所述电抗器温度检测单元包括可检测所述电抗器温度并自动控制所述第二散热风机运转的第二温度开关、可手动控制所述第二散热风机运转的第二旁路断路器,所述第二温度开关与所述第二散热风机、所述逆变电源的直流供电单元构成串联电路,所述第二温度开关与所述第二旁路断路器并联。
优选的是,所述变压器散热单元安装于变压器侧部,所述变压器散热单元采用平面盖板,平面盖板设有对变压器散热的第三侧部散热孔,所述第三侧部散热孔为所述变压器散热单元的出风口;所述第三侧部散热孔与设置于变压器底部的进风口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优选的是,所述第二侧部散热孔、第三侧部散热孔处采用百叶窗结构,且百叶窗结构中各叶片延伸方向与客车行驶方向平行。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
根据高原铁路客车逆变电源散热特点,在功率模块散热单元采用散热片自然冷却与风机强迫风冷方式、在电抗器散热单元采用风机强迫风冷方式、在变压器散热单元采用自然通风散热模式,可很好的满足高原的严酷环境特点和高原铁路客车车下逆变电源大功率的散热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散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7428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压弹道式冲击波治疗仪
- 下一篇:脉冲空气波压力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