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架双向多层悬轨式自动驾驶交通格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686378.0 | 申请日: | 2017-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3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蔡雄鹰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雄鹰 |
主分类号: | B61B3/02 | 分类号: | B61B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向 多层 悬轨式 自动 驾驶 交通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高架双向多层悬轨式自动驾驶交通格网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化交通系统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随之产生很多难以避免的困扰,例如密集的道路占用大量土地良田,道路修建和维护的费用高昂,恶劣天气下必须封闭路段造成大面积拥堵,夜晚道路利用率低下,各类车辆在道路上行使造成交通事故频发,长途驾驶车辆容易造成驾驶员身心疲惫,燃油的大量使用使环境持续恶化,城市道路已不堪重负等等,而且目前智能自动驾驶车辆在短期内也不可能普及实现。
综上所述,目前需要一种有效缓解道路问题的车辆管理系统,实现智能自动控制缓解交通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缺少智能交通管理控制系统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架双向多层悬轨式自动驾驶交通格网系统,包括:
悬轨格网,其包括若干个立柱,每个所述立柱上固定有多层跨梁,每层所述跨梁之间垂直连接有横梁,沿每层所述跨梁上设有直轨,相邻两层所述直轨互相垂直,相邻两层所述直轨之间分别通过不同的道岔连接有弯轨、圆轨和坡轨,所述悬轨格网内置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各个所述道岔,且所述控制系统与道岔的配置为:使各所述道岔的一端连接其中一层所述直轨上,另一端分别连接于与相邻另一层所述直轨配套的所述弯轨、圆轨或坡轨上;
连接于各所述直轨上的多个电动车,所述电动车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直轨内,且所述电动车分别由所述控制系统连接并控制,且随所述道岔的变化,各所述电动车由不同层之间的所述弯轨、圆轨或坡轨运输至不同层的所述直轨上同向或反向直行驶。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直轨的内部为中空结构,且沿所述直轨的底面开设有一条轨道缝,所述直轨内设有为所述电动车提供电力的输电线,所述输电线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电动车的顶部突出设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顶部转动设有轨道轮,所述伸缩臂穿设于所述轨道缝内使所述轨道轮在所述直轨的内部转动。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道岔包括所述直轨、所述弯轨和活动轨,所述活动轨的两端内分别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转动并分别连接于所述直轨和所述弯轨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道岔包括所述弯轨、所述圆轨和活动轨,所述活动轨的两端内分别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转动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弯轨和所述圆轨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道岔包括所述圆轨、所述坡轨和活动轨,所述活动轨的两端内分别由所述控制系统控制转动并分别连接于所述圆轨和所述坡轨上。
在上述方案中,各所述电动车内分别设有人工驾驶系统和自动驾驶系统,
在上述方案中,各所述电动车内分别设有办公室、卧室和卫生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悬轨格网上设有分别供所述电动车进出的出口和入口。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悬轨格网建设于道路系统上,且人口稠密处的格网密度大,人口稀疏处的格网密度小。
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解决现有交通问题的困扰,而且可以抑制城市人口和房价上涨,同时还会改善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会帮助人们随时随地,自由自在的远距离出行,使出行与居家功能相互融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经向悬轨格网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经纬双向悬轨格网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车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动车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悬轨格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经纬单层单向悬轨格网的行驶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上、中、下弯轨与圆轨及坡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道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高架双向多层悬轨式自动驾驶交通格网系统,包括:悬轨格网和电动车,悬轨格网上设有分别供电动车3进出的出口和入口,悬轨格网主要包括若干个立柱4,每个立柱4上固定有多层跨梁1,每层跨梁1之间垂直连接有横梁11,沿每层跨梁1上设有直轨2,包括相互垂直的经向直轨17和纬向直轨20,且相邻两层直轨2互相垂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雄鹰,未经蔡雄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6863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