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弧形后门的吊装式垃圾压缩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36748.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51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赵盼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凯泰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3/18 | 分类号: | B65F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054100 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框 箱体后门 后门板 后门 弧形板状结构 垃圾压缩车 后门边框 后门铰链 吊装式 后门的 铰链 垃圾泄漏 门锁机构 变形量 可开合 垃圾 底梁 减小 门宽 受力 松开 锁紧 推压 焊接 转运 挤压 安全 保证 | ||
一种设有弧形后门的吊装式垃圾压缩车,包括设置在箱体底梁上的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箱体后门,所述箱体的后部设有尾框,尾框上设有尾框铰链和尾框销,所述箱体后门上设有后门铰链和后门销,箱体后门通过尾框铰链和后门铰链可开合地固定在尾框上,尾框销和后门销上设有可锁紧或松开箱体后门的门锁机构,所述箱体后门具有后门边框和后门板,所述后门板为弧形板状结构,后门板固定在后门边框内。所述后门板为向箱体外拱出的弧形板状结构,箱体后门沿门宽方向设有两个后门板筋。后门设计为弧形,焊接后变形量小,减小板材受力,增大整体结构强度,保证垃圾收储和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垃圾在受到挤压或推压时顶开后门,导致垃圾泄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设有弧形后门的吊装式垃圾压缩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程度的提高,在城市和乡村中普遍推行集中式的垃圾处理机制,这种情况下,负责垃圾运输的垃圾车越来越重要,例如,一种能够与压缩式垃圾车和压缩式垃圾站对接的对接式垃圾车在垃圾转运中起到重要作用,对接式垃圾车主要包括位于车架上方的垃圾箱和举升机构,举升机构能够驱动该垃圾箱运动以进行对接和卸料作业。
目前,对接式垃圾车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垃圾车的垃圾箱与底盘车架平行,并采用举升机构将垃圾箱平行举升到位后,打开垃圾箱后门,再由安装在举升机构上油缸向后倾翻垃圾箱,以实现卸料。
2、垃圾车的垃圾箱与底盘车架平行,并采用举升机构将垃圾箱平行举升到位或举升到与水平成一定夹角。打开垃圾箱的后门,由垃圾箱前侧的推铲向后推出垃圾,以实现卸料。
3、垃圾车的垃圾箱与底盘车架平行,并采用举升机构局部举升垃圾箱尾部以与垃圾站或其他垃圾处理装置对接,然后打开垃圾箱的后端,由垃圾箱前侧的推铲向后推出垃圾,以实现卸料。
上述对接式垃圾车,都是通过工作人员将垃圾桶内的垃圾通过后门倒入垃圾车内的,浪费人力,并且容易弄脏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倾倒过程中,由于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容易出现垃圾洒在地上或车上的现象,造成二次污染,为清洁人员带来麻烦。
因此,目前急需一种吊装式垃圾车,实现自动吊起垃圾桶,无需人工倾倒,提高工作效率,倾倒和清洁更加彻底,并且具备垃圾推送、压缩装置,压缩速度快,实现固液分离,装载效率高,节约人力。
同时,现有的垃圾车也存在着后门容易变形,在垃圾装载时后门板材受力较大,整体结构强度不够的问题。影响了垃圾收储和转运过程中的安全,垃圾在受到挤压或推压时顶开后门,容易导致垃圾泄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情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设有弧形后门的吊装式垃圾压缩车,包括设置在箱体底梁上的箱体以及安装在箱体上的箱体后门,所述箱体的后部设有尾框,尾框上设有尾框铰链和尾框销,所述箱体后门上设有后门铰链和后门销,箱体后门通过尾框铰链和后门铰链可开合地固定在尾框上,尾框销和后门销上设有可锁紧或松开箱体后门的门锁机构,所述箱体后门具有后门边框和后门板,所述后门板为弧形板状结构,后门板固定在后门边框内。
所述后门板为向箱体外拱出的弧形板状结构。
所述箱体后门还设有后门板筋,所述后门板筋的两端焊接在后门边框上,后门板筋的一侧具有与后门板相应的弧形结构并焊接在后门板向外拱出的一侧。
所述箱体后门沿门宽方向设有两个后门板筋。
所述尾框铰链设置在尾框的上方,所述后门铰链设置在后门边框的上方。
所述尾框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尾框销,所述后门边框的两侧各设有两个后门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凯泰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凯泰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367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