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泊车的立体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41418.7 | 申请日: | 2017-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28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车洪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康正自动化装备(固安)有限公司;安盛机器人技术(盘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6/18 | 分类号: | E04H6/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泊车 立体车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立体车库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动泊车的立体车库。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高速增长,城市配套停车位建设严重滞后,尤其是我国大城市中心公共停车场用地极其匮乏,停车难问题的出现和近年来的不断加剧。
现有解决方案包括在地上或地下修建多层停车场,或者采用立体车库以缓解上述停车难问题。但上述解决方案各自存在缺陷,
例如多层停车场,需驾驶者驾车逐一寻找空余停车位,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地下N层,直至找到空余停车位为止,上述对车主来说,浪费了时间且造成了燃油的浪费;对于大气环境来说,需要承担更多的尾气排放。
而立体车库虽不需要驾驶者逐一寻找,但其停车位往往设计的过窄,对于初拿驾照的驾驶者来说,往往需要倒库多次才能进入车位,浪费了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泊车的立体车库,包括至少为两层的车库主体,各停车位处,设置有车位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
升降机构;
车辆搬运器,通过一转向机构装配于所述升降机构上;
下位机,分别通信连接于升降机构、车辆搬运器和转向机构的控制端以及所述车位检测装置,用于接收车位检测装置检测有空余停车位时,输出控制指令,控制转向机构和升降机构的转向、升降调整后,将车辆搬运器上待入库的车辆送入所述空余停车位。
由上,当驾驶者将车辆停放至车辆搬运器后,下位机便依据停车位的空位情况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升降机构和转向机构的升降、转向等操作,以使车辆搬运器对准并送入该空余停车位。从而使得驾驶证者仅将车辆停放在车辆搬运器,即可由下位机控制将车辆停放至立体车库内,节省了用户的时间,降低了其停车难度。
其中,所述车辆搬运器通过一转轴可转动的装配于所述转向机构上。
由上,通过转轴实现车辆搬运器的转向,以对准空余停车位。
其中,各所述停车位上设置有第一导轨;
所述车辆搬运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轨匹配的第二导轨和导向轮。
由上,车辆搬运器上的第二导轨与停车位上的第一导轨对接。车辆搬运器上的导向轮首先延沿第二导轨滑动至第一导轨上,以使车辆搬运器进入停车位。上述结构简便,造价较低,实用性高。
其中,所述车辆搬运器和各所述停车位为相互错齿的叉梳结构;
所述车辆搬运器的叉梳结构底部处还设置有叉梳升降台。
由上,车辆搬运器的叉梳升降台控制叉梳结构下降至与空余停车位的叉梳为同一高度,即空余停车位接收车辆,此后车辆搬运器退回至起始位置后便实现停车入位。上述结构简便,造价较低,实用性高。
其中,在所述车辆搬运器上,设置有车辆大小检测装置;
各停车位的大小不同、各层停车位之间的间距不同。
由上,针对不同大小的车辆,可分别停放至与其大小相匹配的停车位,以实现停车位资源最合理的利用。
其中,在所述车辆搬运器上,设置有重量传感器。
由上,通过对待入库车辆质量的检测,避免过重的车辆入库从而威胁到整个车库的安全。
其中,在各所述停车位处,设置有充电桩。
由上,针对电动汽车,不仅可以停放,还可以实现充电。
其中,在所述车库主体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
充放电控制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用于将太阳能电池板所转换的电能送入与所述充放电控制器电连接的蓄电池充电;
逆变器,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
由上,优先采用绿色能源进行电能供给,更为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自动泊车的立体车库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车辆搬运器与停车位对接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车辆搬运器上第二导轨和导向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立体车库的供电原理示意图;
图5为立体车库的电控部分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见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泊车的立体车库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自动泊车的立体车库的原理示意图,包括车库主体以及汽车搬运部。所述车库主体100为多层圆环形构筑物,例如包括5-10层,每层至少为20个停车位101以圆环形式并排排列。各停车位101结构为包括由横梁、立柱和钢板等组成的钢结构立体框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康正自动化装备(固安)有限公司;安盛机器人技术(盘锦)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康正自动化装备(固安)有限公司;安盛机器人技术(盘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414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帮助幼儿辨识金属的组合三角铃
- 下一篇:具有平行连杆机构的作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