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油罐车沉淀槽自解冻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2682.7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65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县腾龙物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3/22 | 分类号: | B60P3/2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75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罐车 沉淀 解冻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罐车设备,具体的讲是一种油罐车沉淀槽自解冻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油罐车的罐体在出厂后应该注重平时的日常保养,在冬季的时候,油罐的沉淀槽里面容易冻结,这对于需要出行的司机来说是特别麻烦的事情,冻结了之后融化需要很长的时间。在冬季发生油罐车的沉淀槽冻结的情况,严禁用火烤,最适当的办法就是用热水或者用蒸汽对其进行融化,还可以就是将油罐车驾驶到一个暖房进行解冻,让沉淀槽得到充分的解冻,这些方式、方法都较为麻烦耗时长、效率低,且油罐车驾驶到一个暖房进行解冻,但这样耗费的成本是比较大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解决油罐车沉淀槽解冻的方式依然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油罐车沉淀槽自解冻系统,以期望解决前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油罐车沉淀槽自解冻系统,包括罐体、油罐车发动机的水泵和与水泵连接的散热器,水泵和散热器构成油罐车的冷却水循环,水泵的出水口相对于与散热器连接的管路另外伸出有其中一端与管路相连通的热水管,热水管缠绕于油罐车罐体的沉淀槽外,且热水管的另一端还与散热器相连通,热水管上设置有阀门组。
将油罐车的水泵的出水管路分出一条支路,即上述的热水管,这样在对沉淀槽解冻的时候启动发动机,即只要将油罐车开始运行,待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达到一定要求时,开启热水管上的阀门组,将热水泵入到热水管中,通过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沉淀槽,对冻结的沉淀槽进行解冻。
进一步的是,热水管包括缠绕在沉淀槽外并与沉淀槽外壁贴靠的加热段,沉淀槽外设置有保温外壳,加热段穿设在该保温外壳内。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在对沉淀槽进行加热后,能持续的对沉淀槽或热水管的加热段保温,防止外界的低温对沉淀槽和加热段造成二次冻结,且这里这样设置还可以对热水管提供支撑。
进一步的是,热水管还包括传输段,传输段分别将加热段、水泵、散热器相连通,油罐车罐体上设置有支撑该传输段的支板。设置该支板后,对上述传输段提供有效支撑。
进一步的是,加热段为铜管,该加热段包括外侧壁和内侧壁,外侧壁与保温外壳内壁相接触,内侧壁与沉淀槽侧围相接触。这样的设计目的在于,增大加热段与沉淀槽之间的接触面积,充分的将热量传输给沉淀槽。
进一步的是,沉淀槽的侧壁为铜制侧壁,这样设置传热效果较好。
进一步的是,阀门组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第一阀门设置于沉淀槽与水泵之间,第二阀门设置于沉淀槽与散热器之间。
设置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不仅是为了控制热水管的开闭,还是为了通过控制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的开闭顺序,达到热水管对沉淀槽充分传热的效果。
进一步的是,沉淀槽个数为至少两个,相邻沉淀槽之间的热水管上设置有第三阀门。当设置有多个沉淀槽时,控制上述第三阀门开闭使热水管内的热量充分的传递给沉淀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罐车沉淀槽自解冻系统,通过将油罐车的水泵的出水管路分出一条支路,即上述的热水管,这样只需要在对沉淀槽解冻的时候,发动发动机,待发动机的冷却水温度达到一定要求时,开启热水管上的阀门组,将热水泵入到热水管中,通过热水管将热量传递给沉淀槽,对冻结的沉淀槽进行解冻,这样方便快捷的实现了对油罐车沉淀槽解冻的问题,这样不仅为司机、维护工作人员提供了便利,也提高了解冻效率,减少了油罐车的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油罐车沉淀槽自解冻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沉淀槽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为罐体、2为水泵、3为散热器、4为热水管、5为沉淀槽、6为保温外壳、7为支板、8为第一阀门、9为第二阀门、10为第三阀门、41为加热段、41a为外侧壁、41b为内侧壁、42为传输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能够更加清晰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如图1-3,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县腾龙物流有限公司,未经南华县腾龙物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2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装物料运输车的智能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具有非对称圆弧角构架的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