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减震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74304.2 | 申请日: | 2017-06-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21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淑燕;罗韩华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30 | 代理人: | 陈敏 |
地址: | 516001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能源 汽车 电池 模组 减震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池模组减震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人们渐渐地将视线转向一些污染更小的清洁能源,比如电能,电动汽车行业近些年也得到长足发展,我国也陆续出台一些优惠政策,促进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目前电动汽车多采用可充电锂电池电性连接组成电池模组来提供动力,而电池模组因其特殊结构,对防震要求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减震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减震结构,它可以实现对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起到良好的减震效果。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模组减震结构,包括外壳和盖板,外壳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设有四块,且侧板之间相互连接成矩形框架,矩形框架底端与底板固定连接,外壳与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外壳内部放置有电池模组,侧板之间的连接处上下端均设置缓冲块,缓冲块固定连接侧板,侧板内侧均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侧板的一端均连接有缓冲板,底板内侧连接有弹簧,弹簧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缓冲板和支撑板外层均连接有吸热层,吸热层外侧连接摩擦层,电池模组的表面与缓冲板、缓冲块和支撑板相抵,当电池模组放置在外壳中时,发生震动,固定在四周侧板的缓冲块产生微小形变,吸收震动产生的能量,避免电池模组震动,当汽车因特殊原因产生剧烈震动时候,缓冲块形变较大,为避免缓冲块因超出形变范围而遭受破坏,此时,连接缓冲板的弹簧通过形变吸收剩余的震动产生的能量,缓冲板和支撑板外层连接的摩擦层,可以加大对电池模组的摩擦,有助于减小电池模组震动,连接在摩擦层内侧的吸热层可以吸收电池模组震动时候产生的热量,避免因热量积累减少电池模组使用寿命。
优选的,盖板和底板内侧均连接垫块,垫块高度与缓冲块高度相同,可以对电池模组中间部位进行减震保护。
优选的,缓冲块为L型,L型缓冲块可以对电池模组起到固定作用,帮助降低电池模组的震动。
优选的,缓冲板和支撑板的尺寸与所接触的电池模组的表面尺寸相同,加大对电池模组的固定效果,降低电池模组震动。
优选的,电池模组与外壳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吸热材料,吸收电池模组震动时产生的热量,避免因热量堆积减少电池模组使用寿命。
3、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当电池模组放置在外壳中时,发生震动,固定在四周侧板的缓冲块产生微小形变,吸收震动产生的能量,避免电池模组震动,当汽车因特殊原因产生剧烈震动时候,缓冲块形变较大,为避免缓冲块因超出形变范围而遭受破坏,此时,连接缓冲板的弹簧通过形变吸收剩余的震动产生的能量,缓冲板外层连接的摩擦层,可以加大电池模组与缓冲板之间摩擦,有助于减小电池模组震动,连接在摩擦层内侧的吸热层可以吸收电池模组震动时候产生的热量,避免因热量积累减少电池模组使用寿命。
(2)可以对电池模组中间部位进行减震保护。
(3)L型缓冲块可以对电池模组起到固定作用,帮助降低电池模组的震动。
(4)缓冲板和支撑板的尺寸与所接触的电池模组的表面尺寸相同,加大对电池模组的固定效果,降低电池模组震动。
(5)电池模组与外壳之间的空隙内填充吸热材料,吸收电池模组震动时产生的热量,避免因热量堆积减少电池模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池模组取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外壳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盖板,3、电池模组,4、底板,5、侧板,6、弹簧弹簧,7、缓冲板,8、吸热层,9、摩擦层,10、缓冲块,11、支撑板,12、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淑燕;罗韩华,未经王淑燕;罗韩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743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