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轴输出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87349.3 | 申请日: | 2017-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57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徐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莱宝智能设备(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14 | 分类号: | F16H1/14;F16H57/021;F16H57/023;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60 | 代理人: | 张欢勇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出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轴输入二轴输出的减速器。
背景技术
一般的通用减速器,其传动结构形式多为平行轴分布而且是单轴输出,这样的减速器只能应用于普通场合。当需要对左右两方向进行驱动时,需要采用多个输入装置来实现上述传动,这样会占用大量的空间,增加设备的数量。为了减少输入装置的使用,现有的做法为采用分齿轮箱与通用减速器配套连接使用,实现对左右两方向进行驱动。然而,减速器与分齿轮箱结合的传动机构占用空间大,传动效率损失较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传动直接,传动效率高且能够实现左右两方向传动的双轴输出减速器。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轴输出减速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X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长轴的长轴安装机构,所述箱体的Y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输入轴的输入轴安装机构,所述长轴与输入轴之间齿轮啮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立体分布的双轴齿轮箱通过优化设计与单轴输出的减速器合二为一,形成单轴输入、双轴输出的有机整体,结构简单紧凑,占地空间小,应用方便,而且传动直接,传动效率高,能够同时对左右方向的设备进行减速作业,满足市场需求。
优选地,所述长轴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外部的第一轴固定座和第二轴固定座、设置在箱体内壁上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沿X轴方向上的箱体内壁上设置有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轴承嵌入设置在第一槽体内,所述第二轴承嵌入设置在第二槽体内,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供长轴穿过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一槽体相连通,并与第一轴承的内孔相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与第二槽体相连通,并与第二轴承的内孔相对应。这样长轴沿X轴方向安装在箱体上自转,安装稳定,利于与其它部件的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输入轴安装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外部的输入轴安装座,所述输入轴安装座内设置有供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插入的第三槽体,所述箱体和输入轴安装座上分别设有供输入轴穿过的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分别与第四槽体相连通,并与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的内孔相对应,所述第三轴承和第四轴承的内孔大小相同。输入轴作为动力的核心传递件,通过两个轴承对其进行转动固定,提高其转动性能,能有效提升输入轴的运行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长轴上套设有第一螺旋伞齿轮,所述输入轴的端部套设有第二螺旋伞齿轮,所述第一螺旋伞齿轮、第二螺旋伞齿轮组合时位于箱体内,且第一螺旋伞齿轮与第二螺旋伞齿轮之间相互啮合。通过两个螺旋伞齿轮之间的啮合来实现动力传动,结构简单、传动方便,利于减速器箱体的设计,缩小减速器的占用空间,增强其传动效率。
优选地,为了减轻齿轮啮合时的摩擦力,所述箱体上设置有一个注油孔、两个出油孔,位于箱体内设有连通注油孔和出油孔的油路通孔,所述出油孔分别位于第一螺旋伞齿轮、第二螺旋伞齿轮的上方;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橡胶塞。这样可以对齿轮进行定期注油,保证其运行的润滑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是,所述输入轴的输入端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一定心孔,所述长轴的两端设有与其同轴的第二定心孔和第三定心孔。通过定心孔能够提高驱动设备与外置设备之间的同轴度,提高传动效率和设备的整体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箱体;2-长轴;3-输入轴;4-第二螺旋伞齿轮;5-第一螺旋伞齿轮;6-输入轴安装座;7-第一轴固定座;8-第二轴固定座;9-第一轴承;10-第二轴承;11-第三轴承;12-第四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见附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双轴输出减速器,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X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放置长轴2的长轴安装机构,所述箱体1的Y轴方向上设置有用于放置输入轴3的输入轴安装机构,所述长轴2与输入轴3之间齿轮啮合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莱宝智能设备(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金莱宝智能设备(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87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