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独轮平衡车的减震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720799321.1 | 申请日: | 2017-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1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肖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0 | 分类号: | B62K11/00;B62K25/0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24000 江苏省盐城市高新区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衡 减震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独轮平衡车的减震车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动平衡车,又叫体感车、思维车,其运作原理主要是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上,利用车体内部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感器,来检测车体姿态的变化,并利用伺服控制系统,精确地驱动电机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持系统的平衡,也就是车辆本身的自动平衡能力。以内置的精密固态陀螺仪(Solid-State Gyroscopes)来判断车身所处的姿势状态,透过精密且高速的中央微处理器计算出适当的指令后,驱动马达来做到平衡的效果。现有的两轮自平衡车一般没有减震装置,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966533的一种两轮自平衡车。该类车在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颠簸较大,大大降低驾驶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独轮平衡车的减震车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独轮平衡车的减震车架,包括车轮,所述车轮的两侧中心均固定连接有轴杆,所述轴杆远离车轮的一端设置有初级减震装置,所述初级减震装置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避震器,所述车轮的上方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的底部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两个第一避震器的顶端,所述连接环的内圈壁上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连接环的上方设置有站立装置,所述站立装置与连接环之间通过末级减震装置连接;
所述站立装置包括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脚踏板。
优选的,所述初级减震装置包括竖孔和立杆,所述竖孔开设在轴杆上远离车轮的一端,所述立杆插入竖孔内,且立杆的两端均延伸到竖孔外部,所述立杆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且立杆的两端均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挡板和轴杆。
优选的,所述末级减震装置包括两个第二避震器和两个斜杆,两个所述第二避震器对称设置,且第二避震器的底端活动连接连接环的顶部,并且第二避震器的顶端活动连接有横杆的底部和斜杆,所述斜杆位于两个第二避震器之间,两个所述斜杆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插入连接环内圈壁上的两个滑槽内,两个所述斜杆之间设置有双头缓冲器,所述双头缓冲器固定在连接环上。
优选的,所述双头缓冲器与滑杆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立杆的杆径小于竖孔的直径,所述挡板的宽度大于竖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脚踏板的截面呈“L”形,所述横杆的长度大于连接环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车轮包括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的外圈固定连接有充气车胎,且轮毂电机的两侧中心固定连接轴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减震车架具有优秀的减震性能,有利于提高独轮骑行时的舒适性;设置初级减震装置、第一避震器和末级减震装置,可有效的减少车轮在行驶时产生的震动传递到站立装置;其中初级减震装置,可有效的过滤小频率的震动;其中第一避震器和末级减震装置则能够大幅度消耗震动能量,减少震动传递到站立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连接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C-C截面示意图图;
图4为图1的A处放大图;
图5为图1的B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1车轮、2轴杆、3初级减震装置、31竖孔、32立杆、33挡板、34减震弹簧、4第一避震器、5连接环、51滑槽、6站立装置、61横杆、62脚踏板、7末级减震装置、71第二避震器、72斜杆、73滑杆、74双头缓冲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赛博宇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799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