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贴膜机的机械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04209.2 | 申请日: | 2017-07-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70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2 |
发明(设计)人: | 韦覃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精运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7/00 | 分类号: | B32B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3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贴膜机 机械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源贴膜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贴膜机的机械手装置。
背景技术
背光源贴膜机是将小型背光模组( 1. 4-5. 7英寸)的扩散膜、增光膜、黑白胶等光学膜按工艺顺序自动贴合组立的一种背光源行业新兴生产设备。系统通过16工位精密旋转平 台移动作业,依次完成除尘、撕膜、送料、定位、叠合、整压、取料等多道工序。机器适应卷材膜片来料;机器的独特除静电系统,能有效消除静电;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定位精准、生产效率高和品质稳定等特点;主要应用手机、于GPS、平板电脑、MP4等中小尺寸的显示屏背光源模组的贴合组装。
公开号为CN20292307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背光源模块自动贴膜机的贴膜装置,其驱动机械臂前进后退的驱动元件外置,这样的设置方式在运行的时候,驱动容易受到外物冲击而导致机械臂带运行不够精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贴膜机的机械手装置,在基座上设置了壳体,通过壳体保护驱动元件,减少驱动元件受外力冲击,保证驱动机构运行的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贴膜机的机械手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可滑移的底座以及驱动底座滑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安装于基座的驱动元件,所述的基座设有壳体,所述的壳体与基座形成开口向上的腔体,所述的驱动元件位于腔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机构的驱动元件可以为气缸或者油缸等,用于实现底座在基座上作直线往复运动,基座与壳体构成开口向上的腔体,开口的作用在于供底座正常的滑移,使驱动元件可以背容纳在腔体内,从而减少驱动元件受外物等冲击,对驱动元件进行较好的保护,从而使驱动机构精准的驱动底座运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驱动元件为驱动电机,所述的基座设有用于固定驱动电机的电机安装座,所述的基座设有可旋转的丝杠,所述的驱动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和丝杠的方式,可以平稳的驱动底座运动,同时电机驱动的方式可以更佳精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基座设有供底座滑移的滑轨,滑轨位于壳体内,在滑轨的两端设有安装于基座的丝杠安装座,所述的丝杠可旋转的设置与丝杠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滑轨设置基座以及驱动机构均设置于腔体内,可以保持轨道的相对清洁,使底座的滑动过程更加顺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丝杠安装座设有朝向底座的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块的作用在于对底座进行缓冲,防止丝杠安装座与底座直接接触而导致丝杠底座损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壳体包括位于基座两端的端盖,位于驱动电机一端的端盖设置了开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端盖设置的开孔用于穿设连接驱动电机的导线,倘若驱动元件是油缸、气缸,则开孔可以穿设管路,使线路、管路的布置更加合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的开口设有上盖,所述的底座设有供上盖穿过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盖的座作用在于将壳体的开口进行封盖,减少壳体内的部件外露,增加对壳体内部件的保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驱动机构以及基座上的滑轨均被壳体包围,从而可以对滑轨以及驱动组件起到保护作用,一方面可以减少杂物进入到滑轨所在到位置,另一方面可以使驱动元件减少外力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为贴膜机的机械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贴膜机的机械手装置拆除上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附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基座;11、滑轨;12、丝杠安装座;13、壳体;14、上盖;15、端盖;151、开孔;16、T形槽;17、位置检测器;18、电机安装座;2、底座;21、被检测物;22、升降气缸;3、机械臂; 31、角度检测器;32、伸缩气缸;33、伸缩架;34、偏转电机;4、吸附组件;41、安装架;42、调节杆;43、调节槽;44、吸嘴;5、驱动机构;51、驱动电机;52、丝杠。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贴膜机的机械手装置,基座1、与基座1滑动连接的底座2、可升降的安装于底座2的机械臂3、位于机械臂3上的两组吸附组件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精运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精运达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042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打印头的方法和打印机
- 下一篇:用于长期演进网络设备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