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棒夹撑开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12272.0 | 申请日: | 2017-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58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许秀阁;李文钊;甄于;董骧;周治宁;肖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阚梓瑄;郜文刚 |
地址: | 10009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压件 楔形部 引导机构 撑开器 槽形 窄缝 本实用新型 背离运动 连接设置 位置相对 相向运动 凸出的 棒夹 撑开 外壁 相向 种棒 平行 | ||
1.一种棒夹撑开器,用于撑开脊柱手术中用到的棒夹,所述棒夹一端为固定端并具有供棒材穿过的穿孔,另一端具有与该穿孔连通的窄缝,其特征在于,所述棒夹撑开器包括:
相互平行的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所述第二加压件设有向所述第一加压件方向凸出的楔形部,所述第一加压件的前端设有与所述楔形部位置相对的槽形接触部;
线形引导机构,与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连接设置,适宜引导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沿直线进行相向或背离运动;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相向运动时,所述槽形接触部能够与所述固定端的外壁接触,且所述楔形部能够插入至所述窄缝中并撑开窄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止挡机构,所述止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相向运动的路径上,或者设置在与所述相向运动联动的部件的运动路径上,所述止挡部件适宜于将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的相向运动阻挡在终止位上,在所述终止位上所述楔形部在所述窄缝中的插入深度d为:
其中,h为所述棒夹的窄缝在未撑开状态下的高度;为所述楔形部的楔形角度;a的数值范围为2.0-2.6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机构设置在所述线形引导机构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引导机构包括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相对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形成剪叉结构的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前端与第一加压件的后端铰接,所述第二手柄的前端与所述第二加压件的后端铰接;
所述第一手柄上设有刻度尺,所述止挡机构为滑动安装在所述刻度尺上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能够固定于所述刻度尺上并止挡所述第二手柄以将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的相向运动阻挡在终止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刻度尺上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块结合的定位齿。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引导机构还包括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所述第一剪叉臂和第二剪叉臂的中部通过枢轴相互枢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第一端与第一加压件相铰接,第二端与第二加压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剪叉臂的第一端与第二加压件相铰接,第二端与第一加压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剪叉臂的和第二剪叉臂的第一端位于枢轴的同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之间设有用于使该第一手柄和第二手柄复位的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引导机构包括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杆的自由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中另外一个的外侧,在所述自由端上设置有螺纹并套设有套筒;所述套筒适宜沿所述螺纹旋转移动,推动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进行相向运动;
所述止挡机构设置在位于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之间的驱动杆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形引导机构还包括复位杆,所述复位杆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驱动杆的两侧,所述复位杆的固定端与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中的一个固定连接,所述复位杆的自由端贯穿延伸至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中另外一个的外侧,在所述复位杆上设置有复位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压件和第二加压件为相互平行设置的加压杆。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棒夹撑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形部的楔形角的角度为30-4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纳通医学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纳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122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