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贴片式LED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38735.0 | 申请日: | 2017-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83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唐立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光电子(台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48 | 分类号: | H01L33/48;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地址: | 5292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片式 led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结构,具体涉及一种贴片式LED结构。
背景技术
LED光源与传统光源相比,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启动快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屏等领域。现有的LED按封装结构的不同通常分为直插式LED和贴片式LED,而贴片式LED相比直插式LED,其可以在更小的面积上封装了更多的LED芯片,且可采用更轻的电路板。
但由于LED芯片持续在高温环境下工作容易损坏,而在现有的贴片式LED结构中,LED芯片被导热性较低的底座和封胶体密封固定,LED芯片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镶嵌在底座中的、只有部分引脚外露的导电片散热,这种封装结构导致LED芯片产生的热量不能被快速传导至外部电路板的散热元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迅速的贴片式LED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贴片式LED结构,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第一导电片、第二导电片和LED芯片。
所述底座的底部设置有用以固定所述第一导电片的第一凹槽和用以固定所述第二导电片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下表面与外部电路板连接。
所述底座还设置有灯碗槽,所述灯碗槽的底部分别与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连通,且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部分上表面外露于所述灯碗槽。
所述LED芯片设置于所述灯碗槽的底部,其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电片固定且电性连接,其另一端通过一焊线与所述第二导电片电性连接。
该结构还包括:用以将所述LED芯片、焊线封装的封胶体,其下表面与所述灯碗槽的内表面贴合固定。
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有防跌落槽,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电极片设置有防跌落块,且所述防跌落块与所述防跌落槽相互适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于所述底座的两侧设置有用以使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外露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还设置有用以防止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从所述开口滑出的防滑块,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有与所述防滑块相适应的防滑口。
进一步地,所述封胶体的上表面为用以将所述芯片发出的光线向竖直方向折射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封胶体为环氧树脂或者光学硅胶。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采用塑料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贴片式LED结构,所述结构设置有分别用以固定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且第一导电片与第二导电片的下表面全部直接与外部电路板连接,带来了加大贴片式LED结构的散热面积,且缩小了LED芯片与外部电路板上的散热元件的距离,大大加强了散热效果。为了防止第一、第二导电片从底座上跌落,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设置有防跌落块,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设置有与防跌落块相适应的防跌落槽,带来了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被卡在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内的效果。另一方面,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分别于底座的两侧设置有用以使所述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外露的开口,带来了第一、第二导电片的侧面也可通过焊接与外部电路板连接的效果。同时,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还设置有防滑块,第一导电片和第二导电片还设置有与防滑块相适应的防滑口,带来了防止第一、第二导电片从开口滑出底座的效果。而且,所述封胶体的上表面为用以将所述芯片发出的光线向竖直方向折射的圆弧面,带来了贴片式LED的发光角度缩小,投射距离增大的效果。另一方面,所述封胶体为环氧树脂或者光学硅胶,带来了使所述封胶体与灯碗槽之间粘合良好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法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贴片式LED结构,其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第一导电片2、第二导电片3和LED芯片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光电子(台山)有限公司,未经佳光电子(台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387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发光二极管
- 下一篇:一种直插型LED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