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毛坯自动转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57689.9 | 申请日: | 2017-07-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98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杨枫林;刘红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内配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B65G43/00 |
代理公司: | 焦作市科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1133 | 代理人: | 秦贞明 |
地址: | 45475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毛坯 自动 转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毛坯自动转运装置,属于气缸套生产领域。
背景技术
在气缸套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铁水熔炼、离心浇铸、拔缸器拔缸、隧道炉保温、风冷架自然冷却、抛丸机抛丸、切管机切管等工艺流程,在从隧道炉保温出来之后的气缸套毛坯需要在后续各工序之间转运,传统生产线是工作人员用吊轨转运,效率低,工作强度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毛坯自动转运装置,具体方案为:
一种毛坯自动转运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设于保温隧道炉、冷却架、抛丸机与切管机之间的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接料输送链、桁架机械手、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接料输送链设于保温隧道炉之后,桁架机械手设于接料输送链和冷却架之间,上料机械手设于冷却架和抛丸机之间,下料机械手设于抛丸机和切管机之间;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接料输送链、桁架机械手、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的动作;所述接料输送链、桁架机械手、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均设有独立的从站PLC,各从站PLC与主控制器之间为无线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接料输送链和桁架机械手设有一组,所述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设有多组,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的数量与抛丸机和切管机的数量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上位机、交换机、主站PLC和基站,上位机用于人机交互,主站PLC通过交换机与基站连接;所述从站PLC设有通信板,通信板用于与基站无线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点在于:本方案能实现气缸套毛坯在各工序之间的自动转运,本方案中的机械手可采用如专利CN201420434825.X中的气缸套毛坯抓取机械手。本方案通过主控制器对各转运点的从站PLC进行多线控制,使产能大幅提升。
具体工作流程为,首先由接料输送链对从保温隧道炉出来的毛坯进行输送,然后由桁架机械手将毛坯从接料输送链转运至冷却架进行冷却,再由上料机械手从冷却架转运至抛丸机,抛丸处理后再由上料机械手转运至切管机进行切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中控制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毛坯自动转运装置,包括主控制器和设于保温隧道炉、冷却架、抛丸机与切管机之间的转运机构,所述转运机构包括接料输送链2、桁架机械手3、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接料输送链2设于保温隧道炉1之后,桁架机械手3设于接料输送链2和冷却架10之间,上料机械手设于冷却架10和抛丸机8之间,下料机械手设于抛丸机8和切管机9之间;所述主控制器用于控制接料输送链2、桁架机械手3、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的动作;所述接料输送链2、桁架机械手3、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均设有独立的从站PLC,各从站PLC与主控制器之间为无线通信连接。
所述接料输送链2和桁架机械手3设有一组,所述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设有多组,上料机械手和下料机械手的数量与抛丸机8和切管机9的数量对应。
本实施例中的上料机械手包括东线上料机械手6和西线上料机械手4,下料机械手包括东线下料机械手7和西线下料机械手5。
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上位机、交换机、主站PLC和基站,上位机用于人机交互,主站PLC通过交换机与基站连接;所述从站PLC设有通信板,通信板用于与基站无线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采用西门子 S7-200 SMART PLC作为主站PLC,采用SMART LINE触摸屏作为上位机进行人机交互接口。S7-200 SMART PLC的 CPU 集成了以太网接口和 1 个 RS485 接口。使用低成本的普通线缆与编程设备通讯。可拆卸的端子、 紧凑的结构设计大大节省了控制柜占用空间等特点。主站PLC以太网接口通过交换机连接到基站上,从站PLC通过自带以太网口连接无线网桥与主站PLC进行信息交换。不仅能通过笔记本无线网卡轻松上下载各个站点程序进行调试,还能连接外网进行远距离传输轻松满足毛坯自动转运监控系统的控制要求。本实施例的从站PLC采用 CPU ST40 采集生产线上所有仪表的数据,然后再把所有从站 PLC 的数据都通过以太网传送给上位机,每个 CPU ST40 均配备了 RS485 通信板。CPU ST40具有 24 点输入,16 点输出,支持自由口通信,完全满足生产线的正常稳定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内配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原内配集团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5768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组织研磨钻头
- 下一篇:一种提取和浓缩岩心中石油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