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扁平的模块化传动装置及多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76111.8 | 申请日: | 2017-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386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洪声锐;吴壁群;黄云龙;叶亮华;苏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32 | 分类号: | H01Q3/32;H01Q5/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益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97 | 代理人: | 牛丽霞;汪小梅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广州市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平 模块化 传动 装置 天线 | ||
1.一种扁平的模块化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模块(100)、选位模块(200)、传动模块(300)、卡座(21),通过卡座(21)将驱动模块(100)与选位模块(200)依次安装在天线反射板预设的固定孔上,选位模块(200)中的导向杆(7)及选位传动螺杆(15)端部分别插入驱动模块(100)中的上下方向的两个驱动齿轮(9f、9c)的驱动孔(9.1)中;传动模块(300)通过固定夹(17)依次卡持于选位模块(200)上,传动模块(300)中的传动螺杆(15′)插入选位模块(200)中的耦合器(12)的耦合孔(12.1)中;传动模块(300)的拉杆(20)与天线内的移相器连接,驱动模块(100)的两个母耦合齿(10)与可插拔RET控制装置上的公耦合齿啮合,通过控制信号驱动选位模块(200)中的选位传动螺杆(15)转动不同圈数使树状螺纹夹(14)线性移动不同的距离,同时带动其上端的第一传动齿轮(11a)与轴线方向上其他不同的传动齿轮(11)啮合,此时,通过控制信号驱动选位模块(200)中树状螺纹夹(14)上端的第一传动齿轮(11a),实现对所选定的移相器进行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平的模块化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块(100)包括驱动齿轮(9)、驱动板(1)、螺母柱(8)、母耦合齿(10)及固定柱(4),驱动齿轮(9)两侧设有驱动凸圆台(9.2),驱动凸圆台(9.2)中心处设有驱动孔(9.1),驱动孔(9.1)从一侧的驱动凸圆台(9.2)贯穿至另一侧的驱动凸圆台(9.2),六个驱动齿轮(9a~9f)两侧的驱动凸圆台(9.2)安装于驱动板(1)的安装孔(1.1)中,通过四个固定柱(4)及螺钉将两个驱动板(1)连接固定;然后将两个螺母柱(8)穿过两侧的两个驱动齿轮(9a、9d)的驱动孔(9.1),通过螺钉连接与母耦合齿(10)固定,此时,两个母耦合齿(10)可分别进行旋转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平的模块化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选位模块(200)包括传递齿轮(11)、选位校准块(13)、传动杆(6)、导向杆(7)、选位传动螺杆(15)、树状螺纹夹(14)、耦合器(12)、选位板(2)、选位固定柱(5)、选位挡圈(18)、平键(19),传递齿轮(11)两侧设有传递凸圆台(11.3),传递凸圆台(11.3)中心处设有选位孔(11.1),选位孔(11.1)内侧上设有方形槽(11.2),方形槽(11.2)与选位孔(11.1)从一侧的传递凸圆台(11.3)贯穿至另一侧的传递凸圆台(11.3),树状螺纹夹(14)呈树状,由一个轴心处设有螺纹孔(14.1)的圆柱体及其上下两端的Y形夹(14.2)组成,选位传动螺杆(15)旋入树状螺纹夹(14)的螺纹孔(14.1)中,两个选位校准块(13)分别安装于选位传动螺杆(15)的两端;第一传递齿轮(11a)安装于导向杆(7)上,导向杆(7)的两端分别插入耦合器(12)的耦合孔(12.1)中,耦合器(12)可随导向杆(7)一起转动;传动杆(6)有六个,按照装配的方式不同分为六种,分别是第一传动杆(6a)、第二传动杆(6b)、第三传动杆(6c)、第四传动杆(6d)、第五传动杆(6e)、第六传动杆(6f);
在第一传动杆(6a)的第二个槽孔(6.1)中放入一个平键(19),将一个传递齿轮(11f″)穿过第一传动杆(6a)至第二个槽孔(6.1)的位置,在其前后分别卡入一个选位挡圈(18),实现第十传递齿轮(11f″)的设定,此时第十传递齿轮(11f″)可带动第一传动杆(6a)一起转动;
在第二传动杆(6b)的第四个槽孔(6.1)中放入一个平键(19),将两个传递齿轮(11f′、11d)穿过第二传动杆(6b)至第二个、第四个槽孔(6.1)的位置,在其前后分别卡入一个选位挡圈(18),实现第九传递齿轮(11f′)及第四传递齿轮(11d)的设定,此时第四传递齿轮(11d)可带动第二传动杆(6b)一起转动,而第九传递齿轮(11f′)仅沿第二传动杆(6b)自转;
在第三传动杆(6c)的第六个槽孔(6.1)中放入一个平键(19),将三个传递齿轮(11f、11d′、11b)穿过第三传动杆(6c)至第二个、第四个、第六个槽孔(6.1)的位置,在其前后分别卡入一个选位挡圈(18),实现第八传递齿轮(11f)、第五传递齿轮(11d′)、第二传递齿轮(11b)的设定,此时第二传递齿轮(11b)可带动第三传动杆(6c)一起转动,而第八传递齿轮(11f)、第五传递齿轮(11d′)仅沿第三传动杆(6c)自转;
在第四传动杆(6d)的第五个槽孔(6.1)中放入一个平键(19),将三个传递齿轮(11g、11e、11c)穿过第四传动杆(6d)至第一个、第三个、第五个槽孔(6.1)的位置,在其前后分别卡入一个选位挡圈(18),实现第十一传递齿轮(11g)、第六传递齿轮(11e)、第三传递齿轮(11c)的设定,此时第三传递齿轮(11c)可带动传第四动杆(6d)一起转动,而第十一传递齿轮(11g)、第六传递齿轮(11e)仅沿第四传动杆(6d)自转;
在第五传动杆(6e)的第三个槽孔(6.1)中放入一个平键(19),将二个传递齿轮(11g′、11e′)穿过第五传动杆(6e)至第一个、第三个槽孔(6.1)的位置,在其前后分别卡入一个选位挡圈(18),实现第十二传递齿轮(11g′)、第七传递齿轮(11e′)的设定,此时第七传递齿轮(11e′)可带动第五传动杆(6e)一起转动,而第十二传递齿轮(11g′)仅沿第五传动杆(6e)自转;
在第六传动杆(6f)的第一个槽孔(6.1)中放入一个平键(19),将一个传递齿轮(11g″)穿过第六传动杆(6f)至第一个槽孔(6.1)的位置,在其前后分别卡入一个选位挡圈(18),实现第十三传递齿轮(11g″)的设定,此时第十三传递齿轮(11g″)可带动第六传动杆(6f)一起转动;
传动杆(6a~6f)的两端分别插入耦合器(12)的耦合孔(12.1)中;
通过选位固定柱(5)及螺钉,将传动杆(6)、导向杆(7)、选位传动螺杆(15)卡持在两个选位板(2)之间,耦合器柱面(12.2)及选位校准块柱面(13.1)穿过选位板(2)的选位孔(2.1)中,耦合器柱面(12.2)及选位校准块柱面(13.1)可沿选位孔(2.1)自由旋转;
树状螺纹夹(14)的Y形夹(14.2)夹持第一传递齿轮(11a),此时,树状螺纹夹(14)可带动第一传递齿轮(11a)沿导向杆(7)线性移动,通过控制信号驱动选位传动螺杆(15)旋转移动,控制选位传动螺杆(15)的圈数来实现对不同位置的传递齿轮(11b、11c、11d′、11e、11f、11g)的啮合,实现驱动力的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纬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7611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塑料气泵机芯
- 下一篇:一种消声器和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