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汽车锂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83135.6 | 申请日: | 2017-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1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邓华军;周士芸;夏雨雷;邓集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顺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 |
代理公司: | 长沙楚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17 | 代理人: | 李大为 |
地址: | 561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式 汽车 锂电池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组合式汽车锂电池装置,属于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组合电池是指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在电池组中,单体之间的差异总是存在的,以容量为例,其差异性永不会趋于消失。而是逐步恶化的.组中流过同样电流,相对而言,容量大者总是处于小电流浅充浅放、趋于容量衰减缓慢、寿命延长,而容量小者总是处于大电流过充过放、趋于容量衰减加快、寿命缩短。两者之间性能参数差异越来越大,形成正反馈特性,小容量提前失效,组寿命缩短。
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201320188239.7的一种组合式汽车锂电池装置,每个锂电池盒里分别排列有多列锂电池模块,锂电池盒的上下左右四外壁上分别设有沿锂电池盒长度方向延伸的燕尾槽,各燕尾槽的端面上分别设有沿锂电池盒长度方向延伸的端盖螺纹孔,各锂电池盒上壁的燕尾槽可以与叠置在其上的锂电池盒下壁的燕尾槽相互嵌合,各锂电池盒右侧壁的燕尾槽可以与位于其右方的锂电池盒左侧壁的燕尾槽相互嵌合。各锂电池盒的中部设有沿锂电池盒全长度方向延伸的隔板,隔板中分布有冷却水孔道。各锂电池模块的壳体包括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左半壳和右半壳,左半壳和右半壳的开口相向且通过卡扣相互卡接形成完整的锂电池模块壳体。该锂电池装置结构紧凑、重量轻、安装方便。但是,现有技术由于采用传统的方式对锂电池模块进行连接,可能造成电池之间的导电性能不足而影响设备的工作状态,可靠性能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合式汽车锂电池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采用传统的方式对锂电池模块进行连接,可能造成电池之间的导电性能不足而影响设备的工作状态,可靠性能不足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组合式汽车锂电池装置,其结构包括电池盒、锂电池模块、导电连接固定板、端盖、透明监视层、燕尾槽、后壳体、冷却水孔道,所述电池盒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锂电池模块固定于电池盒的内部空腔中,所述导电连接固定板活动连接于锂电池模块的上端表面,所述电池盒的上端表面固定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的前端表面镶嵌有透明监视层,所述导电连接固定板由固定板、导电条、侧边固定板、连接螺栓组成,所述导电条固定连接于固定板的上端表面,所述固定板的左、右端表面均平行连接有侧边固定板,所述侧边固定板的外表面垂直贯穿有连接螺栓,所述导电连接固定板通过连接螺栓与锂电池模块相连接,所述电池盒的左端表面向内凹陷形成燕尾槽,所述电池盒的后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后壳体,所述后壳体的左端表面贯穿有冷却水孔道。
进一步的,所述电池盒的左端表面通过螺纹之间的啮合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电池盒的下端表面垂直连接有固定底板。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是数量为2个的圆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电条的数量为9-11个,其形状为平行四边形,它们均匀等距排列于固定板的上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螺栓是数量为20个的圆形结构,它们均匀等距分布于侧边固定板的外表面,它们两两之间的距离为8mm。
进一步的,所述燕尾槽、后壳体的形状皆为矩形。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是长度为25-30cm的矩形结构,其宽度为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导电连接固定板,可以在固定住锂电池模块的同时,其下端表面分布的导电条在锂电池模块之间起到一定的导电作用,确保了组合式锂电池可以提供更强、更稳定的电流,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式汽车锂电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电连接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电池盒-1、锂电池模块-2、导电连接固定板-3、端盖-4、透明监视层-5、燕尾槽-6、后壳体-7、冷却水孔道-8、固定板-30、导电条-31、侧边固定板-32、连接螺栓-33、连接轴-10、固定底板-1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顺学院,未经安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831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