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组装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895519.X | 申请日: | 2017-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9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肖飞;温志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华美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4 | 分类号: | B23P1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孙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组装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动组装机。
背景技术
线缆应用的场合多种多样,包括用于电力传输的电缆、用于牵引或固定的绳缆等。线缆的需求量很大,生产量要依据需求对应的增大,随着现在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高效高质的生产线缆的需求愈发的迫切。
现有技术中,对于拉索,即摩托车、自行车上常见的牵引结构,拉索的端部设有固定环和套管盖。对固定环和套管盖的组装,是一些线缆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采用人工将固定环和套管盖组装在一起,效率低,组装效果差,而且长时间组装双手容易出现疲劳、疼痛的情况,进一步的降低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效率高、组装一致性好的、降低人力成本的自动组装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解决方案如下:
自动组装机,包括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和旋转组装装置;
所述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包括第一下料部、第一轨道、第二下料部和第二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一进料口的第一出料口;
所述第二轨道包括第二进料口和低于所述第二进料口的第二出料口;
所述旋转组装装置包括圆柱状的组装盘,所述组装盘的柱面上设有组装槽,所述组装槽为不垂直于所述组装盘的母线的条形凹槽,所述旋转组装装置还包括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在所述组装槽中穿进和穿出;
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第一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一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第二下料部连通,所述第二出料口与所述组装槽连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料部和所述第二下料部为振动盘;
所述第一下料部设于所述第二下料部右侧,所述第一下料部中设有左旋螺旋轨道,所述第一进料口与所述左旋螺旋轨道的左上端连通,所述第二下料部中设有右旋螺旋轨道,所述第二进料口与所述右旋螺旋轨道的右上端连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料口相对所述第一进料口扭转;
所述第二轨道上设有平行于所述第二轨道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二进料口之间设有缺口。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为带有匚形凹槽的轨道;
所述第一进料口处的所述匚形凹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平行,所述第一出料口处的所述匚形凹槽的底面与水平面垂直。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缺口靠近所述第二进料口一侧的第二轨道为前端匚形凹槽;
所述缺口靠近所述第二出料口的一侧的第二轨道为宽度窄于所述前端匚形凹槽的后端匚形凹槽。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旋转组装装置还包括控制器以及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旋转驱动部;
所述组装盘的柱面上圆周均布有至少两个所述组装槽;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组装盘间歇转动,且每次转动均有一所述组装槽与所述装夹机构正对,以及以所述组装槽与所述第一出料口和所述第二出料口相接。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自动组装机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的下料机构;
所述组装槽在所述组装盘的柱面方向上贯穿;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旋转驱动部驱动所述组装盘间歇转动,且每次转动均有一所述组装槽与所述装夹机构正对和另一所述组装槽与所述下料机构正对;
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下料机构在所述组装槽中穿进和穿出。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下料机构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以及由所述直线驱动单元驱动的插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组装槽平行。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夹机构包括直线驱动单元以及由所述直线驱动单元驱动的插刀,所述直线驱动单元的驱动方向与所述组装槽平行;
两个带有所述插刀的所述直线驱动单元设于所述组装槽的两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组装槽平行于所述组装盘的母线。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的自动组装机用于将套管盖和固定环自动组装在一起,即 使得固定环套装在套管盖上,它包括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和旋转组装装置。通过自动排列下料装置将组装的部件进行排列,并向旋转组装部处传动,组装盘上的组装槽作为组装的装夹治具,将两个部件的位置固定,而后通过装夹机构将两个部件自动组装。本申请的自动组装机是一种组装效率高、组装一致性好的、降低人力成本的自动组装机。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和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做详细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华美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华美和汽车部件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8955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PVC、ABS、SBS共混配方
- 下一篇:PVC、AS共混改性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