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02259.4 | 申请日: | 2017-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135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臣松;魏波;祁国涛;杨世通;李士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47 | 代理人: | 徐秋荻,陈庆超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注塑 模具 | ||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模具(1)、第二模具(2)、切料杆(3)、顶杆(4)、切料杆驱动装置和顶杆复位弹簧(6),所述第一模具(1)和所述第二模具(2)相互配合以形成型腔(7),所述第一模具(1)的型腔面上设置有容纳所述顶杆(4)的顶杆孔(8),所述第二模具(2)的型腔面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切料杆(3)的切料杆孔(9),所述切料杆(3)与所述顶杆(4)对准,所述切料杆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切料杆(3)移动,以使所述切料杆(3)推顶所述顶杆(4)并进入所述顶杆孔(8)内,所述顶杆复位弹簧(6)用于驱动所述顶杆(4)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的直径与所述切料杆(3)的直径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杆(4)的初始位置,所述顶杆(4)的靠近所述第二模具(2)的端面与所述第一模具(1)的型腔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4)上形成有第一环形凸台(10),所述顶杆复位弹簧(6)套设在所述顶杆(4)上,所述顶杆复位弹簧(6)的第一端抵顶在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上,所述顶杆复位弹簧(6)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一模具(1)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孔(8)的内壁上形成有台阶面(11),在所述顶杆(4)的初始位置,所述顶杆复位弹簧(6)将所述第一环形凸台(10)弹性偏压在所述台阶面(11)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一压板(12),所述第一压板(12)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模具(1)的背向所述第二模具(2)的一侧,所述第一压板(12)上开设有供所述顶杆(4)穿过的通孔,所述顶杆复位弹簧(6)的第二端抵顶在所述第一压板(12)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杆驱动装置为单向油缸(5),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切料杆(3)复位的切料杆复位弹簧(13),在所述切料杆(3)的初始位置,所述切料杆(3)的靠近所述第一模具(1)的端面与所述第二模具(2)的型腔面平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料杆(3)上形成有第二环形凸台(14),所述切料杆复位弹簧(13)套设在所述切料杆(3)上,所述切料杆复位弹簧(13)的第一端抵顶在所述第二环形凸台(14)上,所述切料杆复位弹簧(13)的第二端相对于所述第二模具(2)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模具还包括第二压板(15),所述第二压板(15)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所述第二模具(2)的背向所述第一模具(1)的一侧,所述第二压板(15)上开设有供所述单向油缸(5)的油管接头(16)穿过的通孔,所述单向油缸(5)与所述第二压板(15)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1)为定模,所述第二模具(2)为动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022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模块数据中心机房通道环境智能监控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拟信号输出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