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使气体充分混合的燃气炉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18944.6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499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郑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宇鹏 |
主分类号: | F23D14/02 | 分类号: | F23D14/02;F23D14/58;F23D14/4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充分 混合 燃气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使气体充分混合的燃气炉头。
背景技术
燃气的充分燃烧是评判燃气炉设计是否优良的指标之一,现有技术中,将使气体充分混合的燃气炉头设计成夹层,夹层的内层有喷气孔,喷气孔的轴线与径向线重合,当进入炉芯初步混合的燃气及压缩空气从喷气孔进入夹层后,没有进一步混合的动力,便进入燃气喷嘴进行燃烧,使得燃烧充分的性能没得到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体进入夹层后还具有进一步混合动力、使燃烧更充分的使气体充分混合的燃气炉头。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使气体充分混合的燃气炉头包括通气炉芯,该通气炉芯包括从上而下同轴叠置一体成型、直径递减的第一圆柱体、第二圆柱体、第三圆柱体,该第一圆柱体上绕轴线均布n个燃气喷嘴,n≥1,该燃气喷嘴贯穿该第一圆柱体的上端面及下端面,还包括从上而下同轴设置的上阶梯孔及下阶梯孔,该上阶梯孔的孔径大于该下阶梯孔的孔径,该上阶梯孔从该第一圆柱体的上端面延伸至该第二圆柱体内,该下阶梯孔的下端有封口底层;拢火罩,该拢火罩包括从上而下同轴叠置一体成型的上圆筒体及下圆筒体;该上圆筒体的顶面与该第一圆柱体的下端面密闭贴合并通过连接件固接为一体,该上圆筒体的内表面与该第二圆柱体及第三圆柱体的外表面之间形成空气夹层;燃气进气管,该燃气进气管的一端置于该上阶梯孔内,该燃气进气管的另一端置于该拢火罩外;喷气孔,该喷气孔从该上阶梯孔内壁贯穿至第二圆柱体外侧壁;该喷气孔从上而下呈五圈排列,每圈该喷气孔绕该第二圆柱体轴线均布,该喷气孔的轴线与该第二圆柱体的轴线形成开口向上的夹角α,该夹角α<90°,该喷气孔的轴线与该第二圆柱体的径向线形成夹角β,该夹角β≥0°。
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喷气孔的轴线与该第二圆柱体的轴线形成开口向上的夹角α,夹角α<90°,喷气孔的轴线与该第二圆柱体的径向线形成夹角β,该夹角β≥0°,燃气及压缩空气从喷气孔进入夹层后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旋流,使得燃气及压缩空气进入夹层后还具有进一步混合动力、提高了燃烧充分性。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方案,该五圈喷气孔从上而下排序,置于第一圈的喷气孔的夹角α为74°~84°,夹角β为0°,孔径为3.2~4mm;置于第二圈喷气孔的夹角α为74°~84°,夹角β为1°~4°,孔径为3.2~4mm;置于第三圈喷气孔的夹角α为72°~82°,夹角β为12°~16°,孔径为3.1~3.9mm;置于第四圈喷气孔的夹角α为72°~82°,夹角β为11°~15°,孔径为3.1~3.9mm;置于第五圈喷气孔的夹角α为76°~86°,夹角β为10°~14°,孔径为2~3mm。该具体方案使燃气及压缩空气从喷气孔进入夹层后形成的螺旋向上的气旋流更强。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方案,置于第一圈喷气孔的夹角孔径为3.6mm,α为79°,夹角β为0°;所述置于第二圈喷气孔的孔径为3.6mm,夹角α为79°,夹角β为1°;所述置于第三圈喷气孔的孔径为3.5mm,夹角α为77°,夹角β为14°;所述置于第四圈喷气孔的孔径为3.5mm,夹角α为77°,夹角β为13°;所述置于第五圈喷气孔的孔径为2.5mm,夹角α为81°,夹角β为12°。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该第一圆柱体的下端面有同轴的下圆环凹槽,所述燃气喷嘴置于所述下圆环凹槽底部。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上圆筒体内靠近所述顶面有上圆环凹槽,所述上圆环凹槽与所述下圆环凹槽的环直径相等。该改进使上圆筒体与第一圆柱体的下端面结合紧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一个具体方案,燃气进气管穿过所述上圆筒体的侧壁及第二圆柱体侧壁密闭固定。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长明火种管,所述长明火种管穿过所述上圆筒体的侧壁及第三圆柱体侧壁密闭固定,所述长明火种管一端置于所述下阶梯孔内,所述长明火种管的另一端置于所述拢火罩外。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在下阶梯孔内、与所述封口底层一体成型、有同轴的透气孔的锥形柱,所述透气孔贯穿所述封口底层。该改进从下圆筒体进入的高压空气部分经过透气孔进入下阶梯孔及上阶梯孔,与燃气进行首次混合,首次混合的混合气体经过喷气孔进入夹层与高压空气再次混合,使混合更均匀,燃烧更充分。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分布在所述封口底层上的m个辅助通气小孔,m≥1。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宇鹏,未经郑宇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1894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