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清新剂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0981.0 | 申请日: | 2017-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9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邹建苛;姜海涛;李家驹;肖崇豪;吴顺杰;邓永平;张秋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爱车小屋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9/012 | 分类号: | A61L9/012;A61L9/0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崔明思 |
地址: | 52380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清新剂 蚕茧 本实用新型 开口 闭合 发香体 天然的 粘合 包覆 缝合 开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空气清新剂。该空气清新剂包括蚕茧以及包覆于所述蚕茧内的发香体;所述蚕茧上具有开口,所述开口通过缝合或粘合的方式闭合。本实用新型所述空气清新剂,采用天然的蚕茧,散香效果好,留香持久;且打破了现有的散香方式,开发了一种新的散香方式,给消费者以全新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清新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空气清新剂。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有的空气清新剂,多为传统凝胶类空气清新剂和液体类空气清新剂。凝胶类空气清新剂一般是由凝胶剂﹑表面活性剂﹑香精和纯净水组成;液体类空气清新剂一般是由酒精﹑表面活性剂﹑纯净水和香精组成,香水通过棉棒挥发到空气中。这两类产品从开发销售至今,除了外观和香气上的改变,在工艺技术和消费体验上都已经到了一个瓶颈时期,没有太多的技术和应用上的创新。想打破传统空气清新剂创新局限,应该另辟蹊径,跳开液体和膏体这两类空气清新剂框架,另外寻找新材料和新的散香方式。
蚕茧,异名:蚕衣、茧黄、蚕茧壳,呈长椭圆形、椭圆束腰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或中部稍缢缩。茧有白、黄、淡绿、褐色、肉红等颜色。蚕茧是蚕蛹期的囊形保护层,内含蛹体。保护层包括茧衣、茧层和蛹衬等部分,是一种天然的丝状蛋白,蚕蛹用“Z”字型细致结网方式,一层层覆盖,丝纹很有规律,茧层形成细小的微孔,质轻而韧,不易撕破,茧层的细小微孔,孔径大小适中,透气性能良好,是一种很好的散香体。蚕茧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桑蚕茧:又称家蚕,以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蚕蛾科,学名Bombyxmori Linaeus。桑蚕起源于中国,其发育温度是7-40℃,饲育适温为20-30℃,主要分布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桑蚕结的茧可以缫丝,蚕丝是优良纺织纤维,是绸缎的原料。2.柞蚕茧:以柞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昆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nther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原产中国,发育温度为8-30℃,发育适温为11-25℃,最适宜的温度为22-24℃。主要分布在中国。在朝鲜、韩国、俄罗斯、乌克兰、印度和日本等国亦的少量分布。柞蚕茧可缫丝,柞蚕丝是柞绸的原料,柞蚕蛹可食用,并与蛾均是化工、医药、食品工业的原料。3.蓖麻蚕茧:以蓖麻蚕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Philosamia cynthiaricini Boisduval.蓖麻蚕原产印度东北部的阿萨姆邦,18世纪开始从印度传出,中国、美国、斯里兰卡、马耳他、意大利、菲律宾、埃及、日本、朝鲜等国先后引种饲养。蓖麻蚕茧不能缫丝,只能作绢纺原料,纺制蓖麻绢丝。也有与桑蚕废丝、柞废丝、苎麻、化纤等混纺的蓖麻混纺绢丝。4.木薯蚕茧:蓖麻蚕以木薯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木薯蚕。实际就是蓖麻蚕。1956年广西岑溪县试用木薯叶饲养蓖麻蚕成功,以后扩大到邻近县饲养,在称木薯蚕。广东、福建也先后饲养。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5.马桑蚕茧:蓖麻蚕以马桑叶为饲料时,生产上俗称马桑蚕。1965年湖南省土族、苗族自治州蚕业试验站用野生马桑叶饲养蓖麻蚕成功。因称马桑蚕。用马桑蚕饲养比蓖麻叶饲养,蚕的发育慢,全龄要长入2-4d,但茧层重量相同,可达0.34-0.42g。湖南、湖北、贵州、四川、广西、甘肃、陕西等省也饲养过。其习性和特征均同蓖麻蚕。6.惠利蚕茧:即蓖麻蚕。是蓖麻蚕的音译名。蓖麻蚕原产地是印度东北部的阿隆姆,当地人称蓖麻,日本人将eri-silkworm的eri音译为惠利.中国人引进蓖麻蚕时.也称过惠利蚕,因惠利含义饲养实惠,有利可图,便于推广。当时,中国也有人把eri--silkworm译为爱丽蚕、伊利蚕的。7.天蚕茧:以壳斗科柞属植物的叶如辽东柞、蒙古柞、拴皮柞、尖柞等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又名山蚕,学名Antheraea yamamai Guerin-Meneville。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地。天蚕茧色为绿色,能缫丝,丝质优美、轻柔,不需要染色而能保持天然绿色,并具有独特的光泽。织成丝绸色泽艳丽、美观,是高级的丝织品。8.琥珀蚕茧:以楠木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又称阿萨姆或姆珈蚕。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ntheraeaAssama。茧色呈金黄色,能缫丝。丝质坚韧带琥珀光泽,因此称之为琥珀蚕,其织品供制作贵重服饰。9.樟蚕茧:以樟树叶为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又称天蚕、枫蚕、渔丝蚕等。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Eriogyna(Saturnia)pyretoum Westwood。樟蚕主要食樟树叶,丝质较优,也蛾食枫树叶、柜柳叶、野蔷薇、沙梨、蕃石榴、紫壳木及柯树叶等,但丝质较差。主要区是中国、越南、印度等国,产量最多的是中国的海南岛。樟蚕茧也可缫丝,但数量很少,世界上只有中国生产樟蚕丝。10.栗蚕茧:以核桃叶、板栗叶为主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Dicty-opoea japonica Moore.分布于中国、日本等地。主要食核桃、板栗、杏树、枫杨、桷、枥、樟、榆等树叶。食核桃叶的茧重,茧层厚,食棣及板栗叶者较差。在辽宁、黑龙江、吉林、江西、广西等省,每年完成一个世代,以卵越冬。茧可缫丝,也可作绢纺原料,丝质优良。11.樗蚕茧:主食樗树叶(臭椿),兼食乌桕、蓖麻、冬青、含笑、泡桐、梧桐、樟树叶等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Philo samiacyntia Walker et Fdlker。又名椿蚕、小乌桕蚕。分布于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中国分布在山东、江苏、浙江、江西、四川等省。茧灰褐色、纺锤形、顶端有孔,有细长茧柄,茧重约3g,茧层重约0.3g,茧层率10%--12%。农村一般均缫土丝,织成的绸称椿绸。12.乌桕蚕茧: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ttacus a tlas Linnaeus。又名大山蚕、大乌桕蚕。分布于中国、印度、日本、越南等国。中国主要产于广东、广西、福建等省。茧可纺绢丝,强伸力好,织绸称水紬绢绸。13.柳蚕茧: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属鳞翅目,大蚕蛾科,学名Actias selene Hubner。又称大青天蛾蚕、中桕蚕。分布在中国、日本、印度等国。中国各地都有。茧形大,暗褐色,能缫丝300m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爱车小屋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爱车小屋电子商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09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