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爆胎后保持车身稳定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922769.8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20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力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C17/02 | 分类号: | B60C17/02;B60C17/04;B60C23/00;B60C23/04 |
代理公司: | 浙江纳祺律师事务所 33257 | 代理人: | 朱德宝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辅助支撑装置 供气装置 爆胎 车身 胎压监测器 启动器 控制器 支撑环 轮毂 轮胎 控制器发送信号 辅助支撑组件 车胎 本实用新型 车辆行驶 发送信号 控制器电 轮胎安装 轮毂外圆 落差冲击 失去平衡 实时监测 胎压变化 整体平衡 支撑组件 支撑作用 外圆 充气 保证 | ||
1.一种在爆胎后保持车身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1)、轮胎(2)、胎压监测器、控制器、供气装置和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轮胎(2)安装在轮毂(1)的外圆上,所述辅助支撑装置设置在轮毂(1)外圆和轮胎(2)之间的空隙中,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环(31)和沿支撑环(31)均匀分布的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环(31)通过若干支撑柱(34)固定在轮毂(1)外圆周上,所述胎压监测器和供气装置的启动器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供气装置包括气源和固定在轮毂(1)外圆上的环状充气圈(41),所述充气圈(41)和气源的出气管道相连,所述充气圈(41)和支撑环(31)与轮毂(1)同心设置,所述充气圈(41)位于支撑环(31)内侧;
所述胎压监测器检测到爆胎后胎压变化,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所述控制器向供气装置发送信号,所述供气装置的气源通过充气圈(41)向辅助支撑装置供气,使支撑组件启动来支撑轮胎(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爆胎后保持车身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弧状第一支撑条(321)、第一空心管(322)和第一卡条(323),所述第一空心管(322)连接在第一支撑条(321)中心位置,所述第一卡条(323)可转动连接在第一空心管(322)另一端的外壁,所述第一空心管(322)外套设有扭簧(324),所述扭簧(324)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条(321)和第一卡条(323)相连,所述支撑环(31)上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镂空槽(33),所述镂空槽(33)的形状和第一卡条(323)形状相配合,每个镂空槽(33)的两侧附近均设置有支撑柱(34),每个镂空槽(33)两侧的支撑柱(34)相对面上沿轴向设置有滑槽(35);
所述充气圈(41)圆周外沿上均布有若干导气管(42),所述导气管(42)位于充气圈(41)的径向上,所述导气管(42)远离充气圈(41)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外凸缘(43),所述导气管(42)沿支撑环(31)上镂空槽(33)伸出支撑环(31)外侧;
所述第一空心管(322)套设在导气管(42)外,所述第一空心管(322)和第一卡条(323)相连一端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橡胶内凸缘(44),所述外凸缘(43)和内凸缘(44)相配合阻止第一空心管(322)脱离导气管(42),所述第一卡条(323)的两端位于镂空槽(33)两侧的支撑柱(34)相对面的滑槽(35)中,所述扭簧(324)处于变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在爆胎后保持车身稳定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42)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52),所述第二弹簧(52)的两端分别与外凸缘(43)和内凸缘(44)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9227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两轮车用越野轮胎胎面花纹结构
- 下一篇:轮胎内支撑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