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03350.9 | 申请日: | 2017-08-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12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严卫民;熊学强;谢亮;邓娇;孙照亮;王丹;邱思祖;穆忠鑫;曾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0 | 分类号: | E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马骁;于洁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减振器 下垫板 软体耐磨弹性体 轨枕槽 轨枕 贴合 弹性减振部件 侧翼 本实用新型 侧翼结构 底部端面 孔洞结构 上宽下窄 梳状结构 凸起结构 无缝贴合 阵列分布 纵向端面 损坏器 阵列状 横板 卡死 碾压 楔形 匹配 砂石 | ||
1.一种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器下垫板、软体耐磨弹性体,所述顶板位于所述器下垫板上方,所述软体耐磨弹性体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器下垫板之间;所述软体耐磨弹性体的纵向端面为阵列状的孔洞结构或梳状结构,所述软体耐磨弹性体的底部端面为阵列分布的凸起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减振器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穿透所述顶板,所述器下垫板设有与所述套筒对应的通孔,所述软体耐磨弹性体将所述套筒和所述顶板隔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为圆形或方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体积为3~5cm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状的孔洞结构或梳状结构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为圆柱形或立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减振器整体为上宽下窄的楔形,所述轨道减振器整体与轨枕槽贴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减振器侧边与底部的夹角为118°~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0335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交通应急用智能化排堵车
- 下一篇:一种组合拼接式减震桥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