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封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65865.1 | 申请日: | 2017-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25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9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国;罗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芯联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62 | 分类号: | H01L33/62;H01L33/6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64 | 代理人: | 杨波 |
地址: | 518105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装 发光二极管 支架 封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封装结构。
背景技术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LED最终能够应用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对LED进行封装。对于不同的LED芯片结构,有不同的方式,倒装LED封装尤其特定的封装方案。目前倒装LED的封装,包括封装料、导线、基板等结构,同时还需要多种封装工序,例如丝网印刷等。在倒装LED封装的过程中,其中一方式是需要通过丝网印刷在基板的铜片涂覆焊料或导电胶,然后倒装LED芯片的电极电连接于铜片上。
倒装LED的芯片的电极在底部与支架的金属支架的电极电连接,更加不利于热量的散发,进而导致LED封装结构的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良好的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及封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包括基体和导电结构,所述导电结构设于所述基体上,所述导电结构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从所述基体上方的中部延伸至所述基体的边缘处,且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内分别开设有沿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布置的、从所述基体上方的中部延伸至所述基体的边缘处的开孔。
本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中,由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内开设有开孔,热量可沿着开孔散发出来,大大提高了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的散热效果;同时,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的外壁能与基体紧密结合,保证导电结构与基体结合的牢固度。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孔沿曲线布置。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开孔的内壁上布设有导热性能良好的保护层。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的末端还连接有管脚,所述管脚延伸于所述基体外部。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管脚内可以开设开孔。
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基体顶部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和所述第二导电部之间的凸起。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上述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芯片和封装层,芯片设于导电结构上,且芯片包括分别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电连接的两个电极,封装层设于导电结构和芯片上方,且将芯片封装起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的封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提供的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包括基体12和导电结构14,导电结构14设于基体12上。导电结构14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导电部142和第二导电部144,第一导电部142和第二导电部144从基体12上方的中部延伸至基体12的边缘处,且第一导电部142和第二导电部144内分别开设有沿第一导电部142和第二导电部144布置的、从基体12上方的中部延伸至基体12的边缘处的开孔146。
由于第一导电部142和第二导电部144内开设有开孔146,热量可沿着开孔146散发出来,大大提高了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的散热效果。
本实施例中,开孔146沿直线布置。可以理解,开孔146也可沿曲线布置,曲线布置的开孔146长度更长,更便于热传递的进行,可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同时,第一导电部142和第二导电部144的外壁能与基体12紧密结合,保证导电结构14与基体12结合的牢固度。
本实施例中,开孔146的内壁上布设有导热性能良好的保护层。这样,外部水汽等不会侵蚀导电结构14,避免水汽等影响导电结构14的导电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封装结构,包括上述倒装发光二极管支架、芯片(16)和封装层18,芯片(16)设于导电结构14上,且芯片(16)包括分别与第一导电部142和第二导电部144电连接的两个电极162,封装层18设于导电结构14和芯片(16)上方,且将芯片(16)封装起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芯联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芯联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658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UV的出光结构
- 下一篇:一种鼓式制动器制动蹄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