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电集成型钳杆永磁旋转传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099835.2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58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飞;贾鋆;赵晓峰;姚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10 | 分类号: | B21J13/10;B25J9/12;F16H49/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武战翠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电 集成 型钳杆 永磁 旋转 传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集成型钳杆永磁旋转传动装置,包括钳杆架、钳杆架上安装的钳杆、小齿轮内转子、调磁环、小齿轮外转子、大齿轮,所述小齿轮内转子、调磁环、小齿轮外转子集成于小齿轮轴构成第一级传动,小齿轮轴与大齿轮构成第二级传动;其中,小齿轮内转子由小齿轮轴、第一扇形永磁体、联轴器、伺服电机构成,环绕小齿轮轴前端外表面的台阶槽内间隔均匀布置磁极对数为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锻造操作机钳杆旋转机构,具体涉及一种机电集成型钳杆永磁旋转传动装置。
背景技术
锻造操作机钳杆旋转机构部分采用液压马达、机械齿轮减速器、机械齿轮传动。由于机械齿轮传递效率高,传动比稳定,可传递转矩大等优点,广泛地应用于机械工业的各个领域。但机械齿轮传动中主、从动轮轮齿直接接触,容易发生疲劳断裂、摩擦损耗,产生振动、冲击、噪声及需要良好的润滑;而且由于液压马达自身的特殊性,在启动运行时不稳定、工作运行时有冲击振动、漏油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维修不便及其价格昂贵。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机电集成型钳杆永磁旋转传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电集成型钳杆永磁旋转传动装置,包括钳杆架、钳杆架上安装的钳杆、小齿轮内转子、调磁环、小齿轮外转子、大齿轮,所述小齿轮内转子、调磁环、小齿轮外转子集成于小齿轮轴构成第一级传动,小齿轮轴与大齿轮构成第二级传动;其中,小齿轮内转子由小齿轮轴、第一扇形永磁体、联轴器、伺服电机构成,环绕小齿轮轴前端外表面的台阶槽内间隔均匀布置一圈磁极对数为N
进一步的,所述气隙为两层,为内转子小齿轮轴上的第一扇形永磁体与调磁环之间形成的一层气隙、及调磁环与齿轮轴内表面第二扇形永磁体之间形成的一层气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磁齿轮集成于机械齿轮内部作为二级减速机构,可将内转子小齿轮轴的高速、小转矩旋转运动转换为齿轮轴的低速大转矩回转运动,具有直输低速大转矩的功能,即内转子小齿轮轴的回转速度高于齿轮轴的回转速度。钳杆旋转速度及旋转转矩通过调节内转子小齿轮轴外表面永磁体磁极对数、齿轮轴内表面永磁体磁极对数、及调磁环调磁极片数来实现。内转子小齿轮轴上的第一扇形永磁体与调磁环之间形成的第一层气隙,调磁环与齿轮轴内表面第二扇形永磁体之间形成的第二层气隙,使内转子小齿轮轴、调磁环及齿轮轴之间无接触、无摩擦、无润滑,具有响应快、传动效率高,过载自我保护及无需维修等优点。本实用新型摩擦小、低冲击、低振动、低噪声、结构简单紧凑、传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兰州兰石集团有限公司;兰州兰石能源装备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099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体加工的打孔和攻丝装置
- 下一篇:增强防水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