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03302.7 | 申请日: | 2017-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03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陆群;王世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5 | 分类号: | H01M10/615;H01M10/625;H01M10/6556;H01M10/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刘铁生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仁***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电动汽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环保节能的电动汽车已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其中,动力电池是为电动汽车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动力电池的温度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当动力电池温度低时,电池容量降低,电池的放电电流较小,易导致车辆无法正常行驶,因此需要在低温环境下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
目前,为动力电池供热通常采用如PTC这类的大功率加热装置,然而,加热装置需要动力电池进行供电,消耗电能,且在温度较低时,电池的放电电流较小,电量容易不满足加热装置的工作条件,导致加热装置无法正常启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能够为电池正常供热,同时减少电池电能的消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储热装置,用于电动汽车,包括:
储热腔体,所述储热腔体包括由腔壁围成的储热空间,所述腔壁上分别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储热空间的进口和出口,所述腔壁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
换热管,所述换热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换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换热管从所述第一通孔向着所述储热空间内沿着预设走向延伸至所述第二通孔。
具体地,所述换热管为换热翅片管,所述换热管包括翅片和穿接于所述翅片的盘管;所述翅片包括多个平行的片体,所述盘管沿S形弯曲,且沿着所述片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盘管依次穿接于多个所述片体。
具体地,所述进口位于所述储热腔体的顶部,所述出口位于所述储热腔体的底部;所述进口连接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从所述进口向着所述储热腔体的底部延伸预设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储热腔体外设置有保温部件。
具体地,所述保温部件包括第一保温壳体和第二保温壳体,所述第一保温壳体与所述第二保温壳体相连接构成一保温外壳,所述保温外壳包裹在所述储热腔体外;所述保温外壳上设置有第三通孔、第四通孔、第五通孔和第六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进口,所述第四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出口,所述第五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六通孔对应且连通于所述第二通孔。
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温壳体和所述第二保温壳体内均设置有保温层和隔热层。
具体地,所述第一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保温壳体的外壁,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向所述第二保温壳体方向延伸,所述卡接件的另一端具有卡勾;所述第二保温壳体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卡勾卡接于所述卡接槽内,以使所述第一保温壳体与所述第二保温壳体相连接;所述卡接槽的内壁一周设置有弹性垫,所述弹性垫位于所述卡勾与所述卡接槽之间。
具体地,所述出口处连接有阀门,所述阀门用于控制所述出口的开关。
具体地,所述储热腔体包括上盖和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具有U型凹槽的卡接座,所述换热管固定卡接于所述卡接座的U型凹槽内;所述上盖与所述底座通过焊接连接,构成所述储热空间。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包括动力电池,还包括:
上述的储热装置;
热能回收装置,所述热能回收装置连接于所述储热装置的进口,用于将回收的汽车内的热能送入所述进口;
所述动力电池串接在所述储热装置的换热管的两端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热装置和电动汽车,储热装置的进口用于通入电动汽车内产生的热量,使热量储存在储热腔体的储热空间内,当需要对汽车的动力电池加热时,通过换热管内流通的冷却液与储热空间内储存的热量进行热交换,使换热管内的冷却液升温,然后冷却液将热量传递给与换热管连接的动力电池,给动力电池加热,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如PTC等大功率加热装置为动力电池加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热装置无需耗费动力电池的电能,而是将汽车内的电机和动力电池等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回收储存起来,在动力电池需要加热时,将储存的热量供给动力电池,节约能源,同时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动力电池的电量不足导致加热装置无法正常启动的情况,保证对电池的正常供热,且减少电池电能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储热装置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动汽车的组成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033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锂电池组温度控制部件、温度控制管道及热管理系统
- 下一篇:内窥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