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0263.X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李国盛;李梦珍;蒋帅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壳 圆台体 钻渣 底板 处理装置 煤矿巷道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密封轴承 钢管 螺母 底板岩层 封闭空间 螺母固定 煤矿生产 密封作用 圈橡胶垫 有效解决 胶水 体内部 橡胶垫 排出 圆孔 圆台 钻孔 焊接 密封 敞开 | ||
1.一种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主要包括空壳式圆台体(1)、密封轴承(3)、橡胶垫(2)、钢管(4)、螺栓(5)、螺母(14);空壳式圆台体(1)上部是密封的,并在其上面留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在一条直线上,中间的圆孔是钻杆孔,用来穿过钻杆(9),两侧的圆孔通过螺栓(5)和螺母(14)进行固定密封轴承(3),下部是敞开的,并利用胶水粘上一圈橡胶垫(2),通过橡胶垫(2)与底板岩层(10)的密封作用,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密封轴承(3)通过螺栓(5)和螺母(14)固定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上部;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一侧留有圆孔,并在其上面焊接上钢管(4),便于将空壳式圆台体(1)内部的钻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壳式圆台体(1)上底面是封闭的,半径为110mm,厚度为10mm;下底面是敞开的,半径为180mm,母线长度为230mm;在上底面上留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在一条直线上,中间圆孔的半径为20mm,用来穿过钻杆(9),两侧的圆孔的半径为4mm,用来将密封轴承(3)的位置进行固定;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下底面通过胶水粘上一圈橡胶垫(2),通过橡胶垫(2)与底板岩层(10)的密封作用,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将从钻孔中排出的钻渣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内部聚集;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一侧留有圆孔,圆孔的半径为2mm,并在其上焊接上钢管(4),便于将空壳式圆台体(1)内部的钻渣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轴承(3),轴承位于中心位置,轴承的内部为正六边形的开孔,对边距离为22mm,外径为62mm,厚度为16mm;密封轴承(3)的两侧为轴承的固定部位,并在两侧各有一个圆孔,圆孔的半径为4mm;轴承的位置与空壳式圆台体(1)的上底面的中间圆孔的位置相对应,用来穿过钻杆(9);密封轴承(3)两侧的圆孔的位置与空壳式圆台体(1)的上底面的两侧的圆孔的位置相对应,作用是将密封轴承(3)通过螺栓(5)和螺母(14)固定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上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垫(2)位于空壳式圆台体(1)的底部,橡胶垫(2)是通过胶水与空壳式圆台体(1)进行连接,通过与底板岩层(10)的密封作用,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将钻孔中排出的钻渣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内部进行聚集,避免钻渣外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4)位于空壳式圆台体(1)的一侧,内径为40mm,外径为50mm,钢管(4)是通过焊接与空壳式圆台体(1)进行连接,用于将空壳式圆台体(1)的内部进行聚集的钻渣进行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5),六棱柱段厚度为8mm,圆柱段长度为35mm,直径为10mm,末端螺纹段长度为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母(14),呈空心六棱柱状,长度为8mm,中心螺纹孔直径与螺栓(5)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02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护装置的泥浆池用雷达液位计
- 下一篇:一种投球式反洗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