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30263.X | 申请日: | 2017-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1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辉;李国盛;李梦珍;蒋帅旗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21/015 | 分类号: | E21B21/01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4003 河南省焦作市高新区世***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壳 圆台体 钻渣 底板 处理装置 煤矿巷道 本实用新型 螺栓 密封轴承 钢管 螺母 底板岩层 封闭空间 螺母固定 煤矿生产 密封作用 圈橡胶垫 有效解决 胶水 体内部 橡胶垫 排出 圆孔 圆台 钻孔 焊接 密封 敞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钻孔中排出的钻渣无法进行合理收集和处理的问题。其解决技术方案是,该装置主要由空壳式圆台体、密封轴承、橡胶垫、钢管、螺栓、螺母等组成;空壳式圆台体上部是密封的,下部是敞开的,并利用胶水粘上一圈橡胶垫,通过与底板岩层的密封作用,在空壳式圆台体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密封轴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空壳式圆台体的上部;在空壳式圆台体的一侧留有圆孔,并在其上面焊接上钢管,便于将空壳式圆台体内部的钻渣排出。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合理,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且简单易操作,是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的一大创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山支护领域,特别是一种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资源开采深度不断增加,开采条件日趋复杂,巷道围岩变形破坏越来越剧烈,尤其是强烈的底鼓现象成为制约巷道围岩稳定的关键因素。多年的实践经验表明:底板锚杆( 索) 加固不仅是治理底鼓最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对巷道围岩整体的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底板钻孔时面临着无法对从钻孔中排出的钻渣进行合理收集和处理,造成巷道底板积水严重,工作环境恶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矿正常安全生产。因此,研制出一种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解决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该装置可有效解决钻孔中排出的钻渣无法进行合理收集和处理的情况,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解决的技术方案是,该装置主要由空壳式圆台体、密封轴承、橡胶垫、钢管、螺栓、螺母等组成;空壳式圆台体上部是密封的,并在一条线上留有三个圆孔,中间的圆孔是用来穿过钻杆,两侧的圆孔通过螺栓和螺母进行固定密封轴承,下部是敞开的,并利用胶水粘上一圈橡胶垫,通过与底板岩层的密封作用,在空壳式圆台体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密封轴承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空壳式圆台体的上部;在空壳式圆台体的一侧留有圆孔,并在其上面焊接上钢管,便于将空壳式圆台体内部的钻渣排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合理,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煤矿生产效率,使用条件范围广,且简单易操作,是煤矿巷道底板钻渣收集及处理装置的一大创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作业程序示意图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空壳式圆台体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轴承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空壳式圆台体1、密封轴承3、橡胶垫2、钢管4、螺栓5、螺母14等组成;空壳式圆台体1上部是密封的,并在其上面留有三个圆孔,三个圆孔在一条直线上,中间的圆孔是钻杆孔,用来穿过钻杆9,两侧的圆孔通过螺栓5和螺母14进行固定密封轴承3,下部是敞开的,并利用胶水粘上一圈橡胶垫2,通过橡胶垫2与底板岩层10的密封作用,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内部形成封闭空间;密封轴承3通过螺栓5和螺母14固定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上部;在空壳式圆台体1的一侧留有圆孔,并在其上面焊接上钢管4,便于将空壳式圆台体1内部的钻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3026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防护装置的泥浆池用雷达液位计
- 下一篇:一种投球式反洗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