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2838.X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914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骞;许燕中;吴杰鑫;林钰滨;张立生;张择文;林超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南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06 | 分类号: | B64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魏彦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射 起飞 装置 无人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机起飞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小型无人机具有机动快速、使用成本低、维护使用简单等特点,因此在国内外已经广泛被运用。小型无人机的起飞技术一直是在使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比较多的是固定翼小型无人机滑跑起飞、直升机、多旋翼垂直起飞。而目前5kg以下小型无人机的起飞方式主要有滑跑起飞、垂直起飞、弹射起飞、手抛起飞;
现有技术中的,对于固定翼小型无人机滑跑起飞一般是通过滑跑起飞,以及垂直起飞或者也可以通过手抛起飞等。其中,滑跑起飞对场地要求高;垂直起飞需要大功率发动机才能产生足够大的升力;手抛起飞要有专业人士才行,且准确性低,手抛后推式小型无人机还有被螺旋桨打到手的危险;故而,轨道弹射起飞机动灵活,适用于民用领域。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而且轨道弹射起飞很容易造成无人机与弹射杆碰撞,会对无人机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弹射起飞装置及无人机起飞系统,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以及无人机易与弹射部碰撞,造成无人机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包括:弹射架、弹性部和弹性绳;
弹射架包括固定部和弹射部,固定部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连接;弹射部与固定部铰接;
弹性绳设置于弹射部远离地面的一端,且弹性绳与弹射部连接,弹性绳远离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翼无人机的连接勾;
弹性部设置于弹射部靠近地面的一端,且弹性部和弹性绳分别设置于弹射部的两侧,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弹射部连接,当弹性绳连接固定翼无人机时,弹性部具有使弹射部靠近固定部的运动趋势。
进一步地,弹射部靠近固定部的一端设置有夹持槽,固定部对应夹持槽的位置设置有凸起,凸起插设于夹持槽内,且夹持槽的侧壁及凸起的表面贯穿设置有通孔,通孔插设有连接部,夹持槽和凸起通过连接部铰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弹射起飞装置,还包括地钉;
固定部和弹射部呈“L”型,固定部远离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通孔,地钉通过通孔将固定部固定于地面上。
进一步地,弹射部包括第一弹射杆和第二弹射杆;
第一弹射杆和第二弹射杆通过折叠部连接,第一弹射杆与固定部连接,第二弹射杆与弹性绳连接。
进一步地,弹射部包括多个弹射杆;
多个弹射杆依次套设,多个弹射杆依次连接,多个弹射杆最外端的弹射杆且远离套设口的一端与固定部连接,多个弹射杆最里端的弹射杆的顶端与弹性绳连接。
进一步地,多个弹射杆依次通过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弹射杆,套设于外部的弹射杆靠近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凹槽,位于相邻的内部的弹射杆远离套设口的一端设置有弹性凸起,相邻的两个弹射杆通过弹性凸起卡设于凹槽内连接。
进一步地,弹射部通过拉环与弹性绳连接。
进一步地,弹射部远离固定部的一端呈“Y”型,以使固定翼无人机起飞时沿着“Y”型的中间槽飞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人机起飞系统,包括:所述的弹射起飞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弹射起飞装置,包括:弹射架、弹性部和弹性绳;弹射架包括固定部和弹射部,固定部设置于地面上,且与地面连接;弹射部与固定部铰接;弹性绳设置于弹射部远离地面的一端,且弹性绳与弹射部连接,弹性绳远离弹射部的一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固定翼无人机的连接勾;弹性部设置于弹射部靠近地面的一端,且弹性部和弹性绳分别设置于弹射部的两侧,弹性部的两端分别与固定部和弹射部连接,当弹性绳连接固定翼无人机时,弹性部具有使弹射部靠近固定部的运动趋势;通过弹射架固定于地面上,且弹射部与固定部铰接,当人拉动弹性绳,将弹性绳通过连接勾将固定翼无人机连接于弹射部的一侧,此时由于弹性绳的作用力,弹射部会向固定翼无人机一侧,由于弹性部位于弹射部远离弹性绳的一侧,此时弹性部会对于弹射部具有一个反向力,当固定翼无人机射出起飞时,由于弹性部的作用,会时弹射部向远离弹性绳的一侧倾倒,以使固定翼无人机沿着飞行轨道起飞,且不会与弹射部发生碰撞,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轨道弹射起飞第一次弹射前准备和调试时间较长,以及无人机易与弹射部碰撞,造成无人机损坏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弹射部的自动倾斜以及回复,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技术效果,具有体积小、安装快捷、便于运输、低成本的优点,更加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南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南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283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力轮挡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放的无线网络路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