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轴承圈磨削上下料料仓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5132.9 | 申请日: | 2017-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55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沈金伟;陈冬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巨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0 | 分类号: | 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2252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市武***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承 磨削 上下 料料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圈沟道磨削加工自动生产线中使用到的装夹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厂车间轴承圈沟道磨削加工自动生产线中,会不断产生大量的完成毛坯和成品,而如何对大量的完成毛坯和成品进行存储、输送、整理,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对于轴承圈毛坯的存储时,传统的自动生产线中并没有能够对多个轴承圈毛坯集中存储的同时,进行整理,配合后续桁架机械手抓件进行后续加工的装置,轴承圈在进行存储时很容易倾倒,而如果采用人工整理,分装后,再次配合桁架机械手,不但工效低,人工成本高,最重要的是人工整理后的工件很难被桁架机械手抓取,不利于生产线的运行,而轴承圈是有不同型号的,不同型号不同大小的轴承圈存储、整理起来就更加繁杂了;
而对于轴承圈成品的存储时,情况就更加复杂了,如果使用桁架机械手将成品一个个放入存储盒内,成品是很容易倾倒的,整理起来比较困难,而成品工件在磨削加工完成后,是带有磁性的,如果不能够有效去磁,后续整理时是很困难的;
因此,传统轴承圈沟道磨削加工自动生产线中,并没有很好的专用设置,能够存储轴承圈毛坯和成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制造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同时能够对轴承圈毛坯和成品进行存储、输送、整理,配合外部桁架机械手完成工件的自动装卸工作,并且适用于不同型号轴承圈的同时,能够防止轴承圈倾倒,且能够对轴承圈成品去磁的轴承圈磨削上下料料仓。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圈磨削上下料料仓,包括机架,机架上的两侧分别具有毛坯料仓和成品料仓,毛坯料仓包括上料重力斜道和上料顶升机构,成品料仓包括退磁机构和成品推料机构,轴承圈沟道磨削加工毛坯件放入毛坯料仓中,轴承圈沟道磨削加工成品件放入成品料仓中,其中,
-上料重力斜道包括2根斜道框架,2根斜道框架的上方具有滑道板,滑道板上设有均匀布置的多块导向板,每2块相邻的导向板与滑道板构成导向槽,上料重力斜道的下方设有支座,通过支座,上料重力斜道安装在机架上;
-上料顶升机构安装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上料重力斜道的后端,上料顶升机构包括顶升固定架,顶升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机架上,顶升固定架的下方设有顶升气缸,顶升气缸通过浮动接头与顶升块相接,顶升块位于上料重力斜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挡料板,顶升块的另一侧为直径调节挡板,顶升固定架具有顶升配合安装板,直径调节挡板安装在顶升配合安装板的一侧面,顶升配合安装板的另一侧面具有与直径调节挡板相配合的直径调节螺杆,顶升固定架位于顶升配合安装板的一侧设有第一推料气缸固定板,第一推料气缸固定在第一推料气缸固定板上,顶升配合安装板位于第一推料气缸的上端具有导轨,推料板通过推料板连接板与第一推料气缸的配合以及推料板安装板与导轨的滑块的配合,实现在顶升固定架的上方划移,顶升固定架的侧板顶端具有取料豁口;
-退磁机构包括退磁器支架,且退磁器支架的顶部安装面为斜面,退磁器设置在安装面上,退磁器具有滑板,滑板的上端两侧具有2块滑板导向板,退磁器支架的后端端面上安装有接料气缸安装块,接料气缸通过接料气缸安装块安装在退磁器支架的后端,接料气缸的顶端具有接料块,滑板位于接料气缸处开有供接料块穿过的通孔;
-成品推料机构安装固定在机架上,且位于退磁机构的后端,成品推料机构具有成品料道支架,成品料道支架的前端具有端面挡边,成品料道支架的两侧分别具有第一侧面挡边和第二侧面挡边,成品料道支架位于第二侧面挡边处具有安装凸面,整列气缸安装板固定在安装凸面上,推料气缸安装板固定在料道支架的后端,成品料道支架的后端,整列气缸安装板和推料气缸安装板之间构成了进料通道,整列气缸穿过整列气缸安装板与整列块相接,且整列导杆穿过整列气缸安装板与整列块相接,防倒气缸安装在整列气缸安装板上,且位于整列块的一侧,防倒气缸的上端具有防倒板,安装凸面位于整列气缸安装板处还设有止挡块,且止挡块正对进料通道,推料气缸安装在推料气缸安装板上,推料块与推料气缸相接,推料导杆穿过推料气缸安装板与推料块相接,成品料道支架位于推料块和整列块处开有推料槽,推料槽的两侧具有向中心延伸的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巨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巨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51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