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测试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45309.5 | 申请日: | 2017-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32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韩坤;鹿启晨;谭煜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刘伟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力 吸振器 固有频率 测试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试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测试工装。
背景技术
车辆动力吸振器发展历史已逾百年,在汽车领域广泛使用;其能够解决汽车开发后期出现的振动噪声问题,大至车身、车架,小至悬架、传动轴等,而动力吸振器的减振降噪效果直接由其位置、质量比、固有频率、阻尼比等参数决定;然而动力吸振器在应用时需要对其固有频率进行测试,进而确保其减振降噪的效果。
但是现有的固有频率测试台架通用性较差,一种台架只能针对一种结构尺寸的动力吸振器,不同结构尺寸的动力吸振器进行固有频率测试的台架不能重复利用,浪费较大,无形中增加了车辆的开发周期与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测试工装,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取材,而且能够对轴向尺寸不同的动力吸振器进行快速测试,大大提高了适配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测试工装,包括作为承载基体的底座本体,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用于调节支撑的固定块,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的滑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滑动机构上且与所述固定块相配合的滑块,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滑块上用于固定吸振器的夹紧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与所述滑块之间用于间距调节的间距调整机构;
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固定孔、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匹配的第二固定孔,贯穿所述第一固定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孔且用于调节滑块与固定块间距的调节杆。
所述夹紧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一顶柱,和设置在所述滑块上且与所述第一顶柱相配合用于夹紧所述吸振器的第二顶柱;且所述第一顶柱与第二顶柱互为镜像。
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上的两平行滑槽,设置在两平行所述滑槽内的门型基座,且所述门型基座的两端部插入所述滑槽内并与所述滑槽的形状相契合,所述门型基座上设置所述滑块。
所述第一固定孔为通孔或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孔为螺纹孔,所述调节杆为螺栓。
所述第二固定孔为通孔,且位于所述第二固定孔的所述滑块外壁上设置与所述螺栓相配合的螺母。
所述第一顶柱前端设置与所述吸振器相配合的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吸振器的内圈间隙配合,且所述第一顶柱的直径大于所述吸振器的内圈的内径。
所述底座本体下表面设置多个用于固定支承的支撑块。
所述固定块和所述滑块均为侧面呈等腰梯形的板状结构。
所述吸振器一端的两侧设置安装耳,所述安装耳上活动设置振动传感器。
所述安装耳上设置螺纹孔,所述振动传感器通过螺钉与所述安装耳相连接。
所述支撑块底部设置摩擦垫片。
所述底座本体为长方体,且支撑块的数量为四个,并设置在所述底座本体下表面的四角部位。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且工艺较为复杂;同时又不能适应不同轴向尺寸吸振器固有频率测试的现象,采用底座本体为基体,在其上部一侧设置固定块用于作为调节与支撑的基板,并在底座本体上设置两平行滑槽用来放置门型基座,以此来确保门型基座能够在滑槽内移动且不会脱落,而为了确保滑动以及夹紧的效果,在门型基座上设置滑块,能够与固定块相配合进而在其上设置夹紧机构和间距调整机构,能够调节滑块与固定块之间的距离,用于吸振器的安装与夹紧,增强了适配性,提高了测试的效率。
另外,采用的间距调整机构包括在固定块上设置的第一固定孔,以及与其配合设置在滑块上的第二固定孔,并在两固定孔内设置贯穿其中且用于调节间距的调节杆,而为了增强间距调整机构的便捷性,采用的第一固定孔为通孔,而与其相配合的滑块上设置的第二固定孔为螺纹孔,且采用的调节杆为与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相配合的螺栓,确保了通过螺栓的旋转实现滑块在滑槽内的往复移动;为了减少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的种类,以达到简化加工工艺流程的目的,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还可以统一采用光孔的结构,并在第二固定孔外壁的对应位置设置与螺栓相配合的螺母,螺母通过焊接的方式与外壁相固定;且该方式能够在螺栓与螺母损坏的时候通过切割机将螺母切除重新焊接新的螺母,更换新的螺栓,即可重新使用;当然采用的调节杆还可采用公知的电动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45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