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操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1165332.0 | 申请日: | 2017-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600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F5/02 | 分类号: | B60F5/02;B60T7/06;B60T17/22;B60K23/02;B60R16/023;B64C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卢军峰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飞行 汽车 操作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操作系统,该操作系统包括:与离合器连接的离合器踏板;第一角度传感器,设置在离合器踏板上,第一角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感测到的驾驶员的操作动作,产生角度信号;与制动装置连接的刹车踏板;开关传感器,设置在刹车踏板上,开关传感器用于根据感测到的驾驶员的操作动作,产生开关信号;飞行计算机,飞行计算机分别与第一角度传感器和开关传感器电连接,飞行计算机用于根据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或开关传感器感测到的信号,调整飞行汽车的飞行姿态。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行汽车在陆地行驶与空中飞行时,不同的操纵习惯带来的诸多不便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行汽车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操作系统。
背景技术
驾驶员驾驶汽车是通过操控方向盘、离合器、刹车、油门来达到控制汽车行驶的目的,而飞行员驾驶飞机是通过操控驾驶盘、脚蹬板来达到控制飞机飞行的目的。由于两者在操作习惯上存在较大的区别,从而给驾驶员驾驶飞行汽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目前的飞行汽车的操纵方式存在以下两种方法,具体地:一种是通过结合导航系统的自动驾驶模式来操作飞行汽车,另一种是通过摇杆来操纵飞行汽车。前者虽然省了不少事,但是不能充分发挥驾驶员的操纵意愿,同时在应对突发事故时,不能有效地通过人的意愿来规避,而后者的摇杆操纵方式类似目前成熟的无人机遥控器操纵习惯,但是不能有效地与地面行驶操纵系统结合,如果将两套操纵分开,不仅需要额外的一套操纵机构,使操作空间变得十分狭小,操作空间范围变大,而且驾驶员的操作习惯上难以及时适应下来,空中飞行的驾驶操纵一般达到专业飞行员的水平才能通过。
此外,目前电子节气门类型汽车上的油门踏板上装有相应的传感器,驾驶员通过下踩油门踏板,使该传感器产生电信号,电信号传送至汽车控制器中心ECU(Electronic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ECU再发送指令给电子节气门相连的直流电机,电机带动节气门转动,使节气门开度发生变化,从而完成整个操纵过程。另外,目前转向助力类型汽车上的转向柱上也装有角度传感器,但该传感器同样只发送信号给汽车控制器中心ECU。此外,目前的离合器踏板有机械摩擦式,也有电磁式与液力式,而最主要的是机械摩擦式,这种形式没有传感器。另外,目前的刹车踏板是机械式结构,有气动式与液压式制动器,液压式制动是通过下踩刹车踏板带动真空泵的推杆活塞移动,油液移动到轮缸活塞后,两制动蹄绕支承销发生转动,从而使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而气动式是通过下踩刹车踏板带动制动控制阀运动,使制动气室气压改变,驱动制动蹄移动,从而使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操作系统,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飞行汽车在陆地行驶与空中飞行时,不同的操纵习惯带来的诸多不便问题,其通过在不改变汽车地面行驶的操纵习惯的前提下,来实现飞行汽车地面行驶与空中飞行的操纵过程,从而使得驾驶员操纵飞行汽车的过程变得简捷、通用、方便与可操作,同时,其也无需增加操纵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飞行汽车的操作系统。
该用于飞行汽车的操作系统包括:与离合器连接的离合器踏板;第一角度传感器,设置在离合器踏板上,第一角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感测到的驾驶员的操作动作,产生角度信号;与制动装置连接的刹车踏板;开关传感器,设置在刹车踏板上,开关传感器用于根据感测到的驾驶员的操作动作,产生开关信号;飞行计算机,飞行计算机分别与第一角度传感器和开关传感器电连接,飞行计算机用于根据第一角度传感器和/或开关传感器感测到的信号,调整飞行汽车的飞行姿态;切换开关,切换开关与飞行计算机连接,切换开关用于切换飞行汽车的飞行模式和陆地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启合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11653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工程用的电力接地桩
- 下一篇:高频感应加热蒸发装置